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健康锦囊365|预防肥胖,“吃得对”最重要!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世界肥胖联盟《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显示,我国肥胖形势不容乐观:成年人肥胖率将持续攀升,预测到2035年可达18%。

肥胖不只是身材焦虑的问题,还会诱发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大大增加死亡风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其实并不单纯由体重说了算,目前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²(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3.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重和BMI可以略高。

如何预防肥胖?饮食和运动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肥胖本质上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产生了对健康构成风险的脂肪异常或过度积累。吃动平衡,才能维持健康体重。

长期这样吃,一不小心就变胖,快来对照自查:

1.吃太多,动太少:正常体重的人,如果长期摄入大于消耗,就会能量过剩。

2.营养摄入不均: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较多,果蔬、粗粮摄入不足,缺少燃烧脂肪的原料(维生素B1、B2,膳食纤维等)

3.吃太快:有研究表明,与吃饭速度正常的人相比,吃饭快的人发胖风险高约4倍。

吃得很少,为什么减肥还是失败了?

如果长期摄入热量极少,身体会认为你进入了“饥荒”状态,身体的各个器官会把热量存储起来应对“饥荒”,所以,节食减肥到了后期,即使只吃了一点点,体重也可能无法降低。

文字:蒋明睿 赵晶

视频:蔡亮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审核专家: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张雅莉

责编:赵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