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长护险只服务老人?南京失能儿童免费享居家专业康复服务

交汇点讯 5月11日早上九点,儿童康复师林秋涵如约来到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的李师傅家,为一对三岁双胞胎进行康复训练。自从宝宝获得南京长期护理险专业康复服务资格以来,林秋涵每周要上门服务四个小时。

双胞胎男孩康康和乐乐(化名)是在9个月大时被医院诊断出全方位发育迟缓的,自此开始了艰辛的康复之路。母亲辞掉了工作,和外婆一起每周四次风雨无阻送孩子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为了省钱,母女俩每次都是带孩子先打车到最近的地铁口,坐地铁到康复医院附近,母女俩再一人一个再抱着孩子去医院。“我们家住得比较偏,网约车很难打,经常要在早上十点半以后才能到医院,一个康复项目完成就到了午饭时间,简单吃点午饭在医院等到下午两点再进行第二个康复项目,每次去医院要做三四个康复项目,结束后回到家都要六七点了。”说起两年多来带娃的艰辛,宝宝的外婆、61岁的刘凤香流下了辛酸眼泪。

由于两个宝宝都没有自控能力,只要醒着就需要大人一刻不离照护。刘凤香说,一家人最盼望的就是林秋涵上门,这不仅意味着她和女儿可以少跑一趟大医院,两人在家还可以获得喘息时间。

“目前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不少,仅脑瘫儿出生率就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左右,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精神和肉体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及时采用专业的康复技术、手法,配合康复设备,提高儿童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可以帮助孩子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今年3月,南京优化长期护理险政策,在居家照护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设立0—6岁失能儿童生活自理能力锻炼、精细动作训练等六项专业康复服务项目,由具有护士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的人员为失能儿童提供上门康复训练。

“一听说有这个政策我们就向社区申请了,社区很快就派人上门给孩子做健康评估,我们有医院诊断报告,评估很快通过了。”乐乐妈妈说,上门的康复师结合他们在医院的康复项目制定方案,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一个月来孩子学会了使用勺子、有目的地开灯关灯等。因为在家里训练环境熟悉,宝宝康复起来也更放松。

按照政策,6岁以下儿童如存在脑瘫、唐氏综合征、生长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滞、全面性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多动/注意缺陷综合征),以及其他疾病或外伤所致严重功能障碍(脑外伤、多发骨折、烧烫伤、脑血管意外、脊柱脊髓损伤、肿瘤等),导致无法进行普通幼儿园生活,且有三级综合医院儿童专科或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都可直接评估为重度失能,获得相应的照护服务。

南京0—6岁儿童居家照护专业康复服务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南京医保的参保学生和儿童,都不需要额外缴纳长护险参保费用,直接享受长护险照护服务。

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南京市江宁区长护险中心主任顾雨菲表示,儿童康复政策出来后,南京医保、长护险具体服务单位联合社区进行了政策宣传。但因为政策刚实施,不少家长对于儿童的上门康复照护服务还持观望态度,只愿意选择基本的生活照护,“也有家长不相信有免费上门服务的好事,我们将通过更好的服务将这个好事办好!”

南京市规定,从事儿童康复人员必须具有护士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顾雨菲说,因为要面对儿童,公司除了要求持证上岗,还要相关人员接受心理学、儿童护理等多项专业技能培训并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才能上门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群体的重大制度安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长期护理险只服务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其实南京已将所有医保参保人员都纳入了长护险,只要参保人群出现失能状态都可以获得相应照护,目前受益人数已经超过5万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