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杨柳村拥有400多年建村史,其“背山面水”(丘陵—古村—湖塘)的山水格局,“依塘而居、沿路拓展”的村庄格局,从明代延续保存至今,是南京明清古村落代表,村内民居有浓厚南京地域特色。
据《朱氏族谱》记载,杨柳朱家七世祖朱孔阳一路挑担,从句容陡门口迁居至上元龙都(今江宁区龙都社区),入赘佘村佘氏(今中杨柳村)。朱氏家族富裕后,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择交通便利处,开基前杨柳村。

“青砖小瓦马头墙,轿式大门花格窗。”这是形容前杨柳村建筑风貌的句子。村内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一处,是由礼和堂、思承堂和树德堂组成的杨柳村古建筑群,为南京现存规模较大的明清民宅遗存。杨柳村古建筑群又名“三堂上”,被称为“九十九间半”。村内还有同庆桥、牌坊、洪水楼、北岸上码头等重要历史遗存。
前杨柳村民俗文化“脸子会”曾威震四方。每年农历三月十四,会长率领“脸子会”成员,浩浩荡荡奔赴前阳大庙,祈愿村民平安。第二天是社火日,“脸子会”成员戴上彩塑木雕面具,从前阳大庙出发,一路吆喝,绕村巡游,场面十分壮观威武。
整理:刘春
摄影:视觉中国
设计:曹家瑞
翻译:卫鑫
鸣谢:南京市江宁区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