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响水县:“气象+防汛+应急”打造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样板间”

新华报业网讯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决策支撑作用更加突显。近年来,响水县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应对“7.20”龙卷风、“9.19”强对流天气等气象灾害,“气象+防汛+应急”综合指挥防灾减灾机制“响水模式”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气象系统交流推广。

夯实基础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响水县高度重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从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配强机构人员。针对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态势,设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强对流灾害防御中心,明确强对流气象灾害防御职责,落实县级事业编制5名,经费实现财政全额保障。

增强设备保障。投资4000万元建成气象预警中心,全面提升服务综合能力;投资3247万元建设S波段雷达项目,弥补盐城、连云港交界雷达探测盲区;投资168万元在全县范围加密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18座,织密监测网络;在县城单独建设5个雨量监测点,为城市内涝防御提供决策支撑;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车辆,做好农业生产和大气污染防治服务。

建强综合指挥中心。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防汛抗旱指挥三中心合署办公,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常态化驻点办公、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接入防汛抗旱专线,气象灾害防御实现实时视频调度指挥,指挥中心投入两年来先后成功指挥应对2022年“7.20”EF3级龙卷风、2023年“9.19”强对流、2024年“2.20”冰冻雨雪等9次重大气象灾害。

强化统筹联动,全力健全防灾减灾机制

响水县坚持研判在先、部署在前、关口前移,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突出应急机构升级。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县各相关单位和镇区为成员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去年成功举行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3次、城市特大暴雨防洪避险应急实战演练1次。

突出应急力量前置。坚持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建立预警响应流程图,完善县、镇、村三级预警“叫应”机制,常态化组织民兵、武警、消防等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助机构,在重大天气来临前做好各项应急力量前置工作。

突出应急工作统筹。在历次重大天气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指挥中心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全程实时预警调度,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实时进行重大气象灾害以及次生灾害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极大提升了防御效率,今年3月12日省气象局主要领导来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

坚持气象赋能,全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响水县坚持需求牵引,融合推动“气象+”赋能行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气象保障护航到位。开展递进式监测预报预警和直通式气象服务,2022年以来启动暴雨、台风等各类气象灾害应急响应24次,制作发布气象服务专报359期,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应急广播8次,发布预警信号402条,有效预警县内外用户114万人次,积极发挥“前哨”作用,为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有序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普服务提升到位。投资300万元建设500㎡气象科普馆,全年线下参观达2500余人次,全媒体直播互动量3万余人次,获评省、市科普教育基地,今年正在申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响水气象志愿服务队2023年获评长三角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项活动获中国科协表彰。

助力品牌创建到位。深度挖掘响水气候资源禀赋,对响水县西兰花气候品质评价,经省级评审确认西兰花气候品质保持在“特优”和“一级”,获评“江苏省气候好产品”,为响水“全国西兰花之乡”品牌建设添彩。

下一步,响水县将努力学习研究气象防灾减灾专题培训内容,持续深化气象综合指挥防灾减灾机制“响水模式”,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周汝琴 陈建)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