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为和平而努力——法国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油画作品展”南京开展

交汇点讯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为和平而努力——法国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油画作品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

法国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多年来一直用作品传递着中法两国人民对历史与和平的跨国界共情。此次展览由“南京痛苦的嘶吼”“帕赫眼中的南京”“沟通中外的桥梁”三部分组成,现场共展出44幅油画作品,表达中法两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心声。

“南京痛苦的嘶吼”展出克里斯蒂安·帕赫 2015年和2017年两次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历史题材油画作品共6幅,表达他通过画作记录历史,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对和平的坚守。“帕赫眼中的南京”展示克里斯蒂安·帕赫在南京采风期间创作的南京城市风貌题材作品共21幅,通过他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对国际和平城市南京的热爱。“沟通中外的桥梁”展示克里斯蒂安·帕赫笔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象的“桥”题材作品16幅,展现艺术家在中西方文化互通互融上的文化使命。展览以《南京,为和平而努力》结尾,呼吁人们珍爱和平。

作品《南京,为和平而努力》

在此次画展筹备期间,克里斯蒂安·帕赫因病于法国时间3月18日下午4时30分离世。克里斯蒂安·帕赫生前将南京视为第二故乡,他曾说,“尽管我不能像约翰·马吉、约翰·拉贝和罗伯特·威尔逊他们一样出现在1937年的南京,做一个守护生命的英雄,但我希望通过这些画让更多人真切地触摸到那个冰冷的时刻。”克里斯蒂安·帕赫在生前他写下的艺术家寄语中也提到希望通过画作祈祷悲剧不再重演。

帕赫女儿在父亲画作前。

克里斯蒂安·帕赫的女儿夏梦曾在南师大学习汉语,此后一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她说:“父亲给我们留下最美好的礼物是他的这些画作 ,南京是他心之所系的城市,我们全家为他骄傲,希望用父亲的这些作品替他完成心愿与诉说。”

克莉丝汀·帕赫是克里斯蒂安·帕赫的妻子,她为丈夫的画作能够向世界传递和平感到骄傲,也会将丈夫铭记历史、为和平而努力的心愿传递下去。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谈到,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克里斯蒂安·帕赫的作品将搭建起中外交流的“历史之桥”“和平之桥”“友谊之桥”,启发人们思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文 实习生 张艺馨 高鑫/视频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