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年进口仅1万多辆中国电动车 美国为何还要加征关税?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浦帆)“美国制造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竞争的加剧”“外国竞争的加剧意味着要求限制进口的政治压力急剧增大”“美国的经济困境成为总统大选的重要议题”……

这些内容节选自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欧文所著的《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描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以贸易救济,即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来争取政治支持。

在当时油价上涨的背景下,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小排量车,凭借燃油消耗量较少和更高性价比的优势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对美国本土汽车企业造成冲击。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汽车成为第一个得到政府保护的产业。

拜登政府日前发表声明称,将对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钢铁和铝材、太阳能电池等。其中,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提升幅度远高于其他品类。


历史似乎在重演?但当下情况其实有很大不同。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数量并不多,相较于其他海外市场,中国车企在北美市场的布局也较少。中国车企对美国市场毫无“冲击”可言。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对美国出口仅逾1万辆,在出口总量中占比不足1%。《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表示,此前25%的关税税率已经起到了让中国电动车企业对美国市场望而却步的作用。

东吴证券在近日的研报中表示,压力之下,拜登政府还是打出了“中国牌”,其最终目的可能不在“钞票”,而在“选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除了政治考虑,拜登政府释放这看似“未雨绸缪”的信号还有何原因?东吴证券的研报显示,从美国经济角度来看,加征中国电动汽车及其他清洁能源产品的关税,表面上有利于其自身的新能源行业发展。

在这一轮加征关税清单中,美国还将电动车锂电池、电池零部件等产品的关税从7.5%提高到25%。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蒋炜认为,从整体关税政策来看有明显倾向,美国是希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生产能够转移到美国当地,以推动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回归。

“这对美国来说也是损失,因为现在汽车都是国际化、开放的,不可能闭门造车。就像中国的汽车,也采购了美国的芯片,那么美国汽车采购中国的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也是正常的,只有大家互相合作才能把产品做好,而且价格才有竞争力。”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表示,美国即将实施的政策对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消费者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从目前的进出口数量来看,美国此番加征关税的实质性影响不大,但应警惕“连带效应”。当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受限后,加拿大、欧洲等地也开始出现抵制日本汽车进口的声音。

蒋炜建议,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包括未来的主机厂需要加快在海外生产的步伐,以减少因为关税和政策带来的影响。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