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老胡论见|26个高铁站成“摆设”,究竟何去何从?

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要问当下全网最火的网红是谁,当然是非郭有才莫属,郭有才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励志的故事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而菏泽南站也因此成了网红们竞相打卡的热门地点。

这里头还带出了一个问题:菏泽南站为何停用、为何废弃了呢?事实上菏泽南站并没有停用和废弃,只是从原来的客运站改成了货运站。不过,近年来,在新增大量高铁车站的同时,还确有一些高铁站成了“摆设”。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全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建成后,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缘故,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

26座,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每一座高铁站的建设成本动辄数以千万,有的甚至耗费了上亿的资金。花了这么多的钱,好不容易建成的高铁站却派不上用场,看在谁眼里都不好受。可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涉及城市规划的调整,有的属于选址不科学,有的则是运行成本过高难以承受……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一些地方在高铁站要不要建、如何选址等问题上,掺杂了诸多的主观因素和动机,从而违背了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背离了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

高铁站是为群众出行建造的,但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的人好大喜功,强行拔高高铁站的功能,要让它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于是把高铁站建在了荒郊野外,偌大的车站却少有人光顾,惨淡经营几天后就不得不关门大吉。

闲置的高铁站,看着扎眼又扎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广泛征求全社会的意见,或改造或改行,让停用的高铁站重获新生。当然,对当初的决策人该追责的也应该一追到底,绝不姑息。这也警示其他地方,做好前期调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重要性。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AI 胡波

剪辑|陶蓉

统筹|唐澄 杨丽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