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一季度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我国造船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2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7%;新接订单量241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540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5%。

数据显示,1至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3.8%、69.6%和56.7%;我国分别有6家、5家、6家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前10强。

造船业素有“综合工业之冠”之称,彰显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今年以来,从国产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投入运营,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我国正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

以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为例,今年以来,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约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创下了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绿能瀛”号交付,能够满足700万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到造船行业从“高订单”向“高价值”迈进,当前,我国造船业正在向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此前发布的《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指出,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全球海事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作为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江苏省成立了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加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与重点船舶企业共同攻关解决一系列发展难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202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明确,要推动总装建造模式变革,加快船舶工业产品体系、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绿色转型。加快船舶企业“智改数转”,加强精益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总装建造效率,进一步缩短船舶建造周期。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造船业自主研发持续发力,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智能制造有序推进,建造效率稳步提升。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能力,推动造船业不断优化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