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5月24日下午,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新华传媒学院、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承办的新华数媒实战能力提升特训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楚新就“以深度融合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相关话题,向听众们分享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新情况。传统宣传报道如何破圈转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怎样改革探索?为此,演讲结束后,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第一时间专访黄楚新。

当前媒体融合已经到了深度融合的阶段。如何推进深度融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自我造血机能。造血功能从何而来?黄楚新认为,首先要落实中央“媒体加政务加服务加商务”的要求。具体来说,“政务+”能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媒体平台跟用户间的链接得以加强。为网民提供好的服务和体验感后,用户黏度随之大大增强。用户对媒体平台越来越认同,用户增多,平台流量变强。在这种情况下,流量变现、商业价值的实现就水到渠成。
因此,黄楚新建议,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打造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另一方面,如何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在嫁接产业当中,使“媒体+产业”“媒体+商务”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媒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媒体融合推进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在海量信息时代,传播主体众多,省级媒体如何抓住风口,以内容、数据和服务赋能宣传文化工作?黄楚新表示,省级媒体要承上启下,做好综合谋划和创新表达。“比如,利用智能技术,精准地了解传播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受众人群分布的区域所在,年龄结构如何,所从事的工作状况等。了解用户后,传播才能更有针对性。”同时,省级媒体上承国家级媒体,下接市县级融媒体,与省委、省政府联系紧密,对本省相关政策部署更为了解,有独家优势。因此,如果吃透地方最新政策、措施,用群众爱看的方式进行充分解读,一定能把政策内容传播得更好。
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打通服务群众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贴近乡镇、农村,如何发挥好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功能?黄楚新建议,采用治理层融合的手段,把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三中心融合。具体而言,首先要聚焦当地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痛点、需求诉求,通过县融平台传播出去。他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了乡村数字平台,利用平台把乡镇进行网格化管理。“比如村里哪个路灯不亮了,或者井盖丢失了,村民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反映问题、提出诉求。融媒体中心把问题分发给相关部门,让这些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问题解决了,矛盾减少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黄楚新介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文 潘海兵/摄 高鑫 华苏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