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世界预防中风日|尽早识别、联合救治,为卒中患者赢“生机”

卒中,也称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等)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类型。可导致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病人数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运教授提醒,救治中风患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期识别对于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干预、多学科的康复方案,才能让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尽可能回归生活。

识别中风要“赶早”,牢记“120”口诀

徐运教授告诉记者,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实际上,急性脑梗死时,神经元将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死亡,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卒中越早治疗,致残的概率就越低,中风持续时间越长、病人接受治疗越晚,死亡和后续产生言语困难、记忆障碍或肢体瘫痪等残疾的可能性越大。徐运表示,尽早识别卒中症状,及时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精准干预,可将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降到最低。

那么该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呢?“中风120”口诀是适用于民众的可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是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除此之外,卒中的早期预警信号还有突发头晕、剧烈头痛、偏瘫、呕吐、过度嗜睡等,更快、更精准是医生抢救脑卒中患者的黄金标准。

“8D”卒中生存链,最关键的是“DNT”时间

卒中急救流程可概括为“8D”卒中生存链,分别是8个以“D”打头的英文字母,其中院前3D(识别、派遣、转运)、院内5D(到院、数据、决策、药物干预、安置),最关键的是识别与到院之间的时间,即“DNT”时间。通俗来说,DNT是从进入急诊门到治疗的时间,对患者来说生死攸关。缩短“DNT时间”也就成为脑卒中救治的核心目标。

2017年,国家脑卒中防治委员会的组织领导“绘制”了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市民可提前关注,了解离自己最近、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以备不时之需。

南京也建起了“脑卒中互联互通信息网络”,鼓楼医院推广应用了国际新的救治理念、优化卒中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卒中救治流程,已经逐步形成了两小时“救治圈”。在南京鼓楼医院,脑卒中疑似患者一旦接诊,在30分钟内就能确诊并获得相应的救治。

多学科联合方案,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康复

卒中发病较急,后遗症风险较高,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可降低其复发风险。徐运教授提醒,年龄在50周岁以上、具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肥胖、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心梗病史、卒中病史等的高危人群更要加强自身管理与预防,提高对预防脑卒中的重视程度。

卒中患者的救治和康复,需要神经内科、影像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康复科等跨学科医生的通力合作。比如,怀疑急性卒中的患者,多模CT的影像技术可以进一步明确卒中的类型,确定病灶的严重程度,以及通过CT的灌注成像技术,来明确可挽救的脑组织,指导溶栓、取栓、外科或内科精准治疗;神经外科在卒中尤其是出血性卒中的救治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颅外颈动脉硬化导致的卒中,需要血管外科来处理;作为卒中二级预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致残率。

“卒中的防治与康复,需要多学科联合方案的制定,各学科医生的通力合作,帮助患者从危重症的状态尽快、尽可能康复,回归正常生活。”徐运教授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彦

视频由南京鼓楼医院提供

责编:乔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