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4年走到2024年,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70岁了。5月26日,一场以“七十载春秋,共谱生态华章”为主题的生日纪念活动在园内温情举行。动物园的老员工、改革创新先锋人物、饲养员、志愿者,研究生态的学者以及陪伴动物园成长的朋友们聚在一起,一同回味过去、拥抱当下、展望未来。

这里是很多人为之奋斗的地方
1954年5月,玄武湖动物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京市民亲近自然、了解动物的场所。1998年9月,玄武湖动物园搬至红山公园,并更名为“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庆生活动现场,动物园前副园长濮燕群分享她观察到该园的进取与变化。70年里,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职能在转变,从最初的动物展示、休闲娱乐发展到如今的物种保护、科普宣教。
因父亲在玄武湖动物园工作,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成从小在园里长大,与野生动物为伴,培养了他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也让他选择了这一领域作为终身职业。
志愿者代表徐湘婷2020年底加入“快乐猩球俱乐部”,长期在灵长片区多个场馆做科普讲解服务,曾参与“小红山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
……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公立动物园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近年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在生态保护道路上持续深耕,频频“出圈”。

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
举行庆生活动之前,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还邀请网友分享与动物园有关的点滴回忆,收到一波又一波温馨风趣的故事。每一个回忆都满载欢笑与温情,编织出一张独一无二的故事网。

@冰淇淋说:“翻开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时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从小就喜欢动物的我,最爱的地方就是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经常来看动物,这里有着我们儿时很多美好的记忆。”
@Maggie说:“对于每个南京小朋友来说,无论是曾经的玄武湖动物园,还是如今的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在我们成长的记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1985年夏天,外婆带我去玄武湖动物园。2022年10月,我们全家陪着93岁的外婆到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参观,小动物逗得外婆哈哈大笑,外婆说,动物都是有灵性的。”
@66娘说:“2011年六同学第一次坐地铁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还是蹒跚学步的年纪。十年之后,动物园的理念和环境有了质的变化,六同学也从萌娃变成了大小伙子。今年,他还有幸在园内体验了志愿者服务,收获满满,和红山一起成长!”
……

吸引更多人一起保护生态
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中心广场,还设有生日祝福墙,游客将想说的话写满了墙,里面有对动物的关爱、对自然的向往,还有对动物园的美好祝愿。这不仅是一面墙,更是一本纪念册,记录着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的热爱与支持。
“现代动物园的使命由濒危物种基因库、公众教育、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和野生动物救护四方面组成。”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认为,动物园承载着许许多多动物的基因库。它一方面要给予物种保护,另一方面要保障动物福利并维护动物的健康与自由。而在公众教育方面,动物园需要依托各种设置,让参观者学会更好地尊重和保护生态。

庆生活动当天,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还推出新的生态环保品牌——“森灵野集”,希望引导生态保护新时尚,即自然友好的、环保的、回收再利用的、节能减碳的、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该品牌让生活在城市动物园的野生动物担任野外同伴的形象大使,让动物园的动物做品牌代言动物,鼓励消费者选择RSPO认证的日化用品,它们是可持续棕榈油制品,以此支持红猩猩野外家园的保护;选择FSC森林认证的纸制品、木制品,保护犀鸟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热带森林;购买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百花蜜,支持保护区迁地农民发展经济……
沈志军希望,带领团队秉承“任何生命的意义都不在于被他人观赏”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跨物种的尊重、关怀、热爱。他也倡议,更多人共同努力,尊重自然与生命,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文 邵丹/图 邓宇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