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观·点|老街区返本开新

老街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今年4月起,中宣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调研行在江苏、浙江展开首批集中采访,通过探寻古建筑老街区的历史与新生,见证各地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4月23日,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越/摄
4月20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琳琅满目的特色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驻足选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越/摄
4月20日,苏州同里古镇的戏台上,优美的锡剧折子戏正在上演,让天南海北的游客品味出江南戏曲的吴韵悠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越/摄

古建筑老街区是保存文明信息的重要载体。平江路入口处的《平江图》碑,其“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历史格局,与今别无二致,反映出苏州古城“整体保护”的超前理念;在无锡宜兴,王建国院士主持的保护更新为古南街赋予“第二次生命”,老街迎回年轻人、陶都有了青春范儿;南京市高淳区漆桥古村素有“金陵第一古村落”美誉,孔子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打铁、木雕、竹编等传统手艺得到活态传承,描摹出市井街巷的“烟火图卷”……

5月21日,夜幕下的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令游人流连。周社根/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常州郑陆镇焦溪古镇,北通长江、南连运河,环山抱水、景色秀美,成为美术爱好者的入画素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俊彦/摄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唐宋城东门遗址前,游人如织好不热闹。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俊彦/摄
连云港民主路老街举行元宵节民俗踩街闹元宵活动。朱德富 钱凡雪/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行街巷、探文脉、话新生。苏州潘世恩故居变身为状元博物馆,顾廷龙故居正在探索与时髦的“总部经济”的融合,“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在平江路诞生孵化又走向全国。无锡惠山古镇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将围绕《二泉映月》这一国乐IP,以国潮艺术生活方式为场景,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城市休闲度假目的地。坚持“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形成于清末民初的连云港民主路街区如今年游客量高达5800万人次,年营业额52亿元,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薛金龙/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南京高淳漆桥古村的青石条街面上仍保留着古时留下的车辙印记。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肖勇/摄
徐州户部山古建筑群,夜市烟火气味更浓。高刚/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游客在南通博物苑赏景。瞿德均/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古建筑老街区不仅是城市的遗产,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老街区正在“返本开新”中重塑城市活力,人民群众也焕发出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成为城市文脉的守护者、承载者、讲述者。

策划:田梅 肖勇

文字:冯圆芳

图片:视觉江苏网

出品:新华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

责编:张筠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