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异乡,心怀故土。5月28日上午,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鲁照宁此次专程从美国带回16件/套抗日空战相关文物史料,这已是他第五次向该馆进行无偿捐赠。捐赠仪式上,鲁照宁正式受聘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名誉顾问。

此次捐赠的物品包括纸质文献、书籍、杂志、光盘、衣物等,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中、美空军并肩作战,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其中一本1944年出版的《The Flying Tigers(飞虎队)》英文书籍,内有大量珍贵插图,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的历史细节。一本名为《The First Heroes(第一批英雄)》的英文书籍,再现了美国在二战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杜立特突袭的非凡故事。还有1945年美国援华空军中国战区贵阳指挥部发出的军事邮件13张;两件带有标志“中缅印战区”臂章的美国援华“飞虎队”军服外套、衬衫,都较为珍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捐赠的物品中有4张美国1943年4月发行的《机械画报》杂志内页,内容为“Flying the China Soup Line(飞行中国汤线)”。鲁照宁介绍说,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二战期间,日军无差别攻击中国民航飞机的相关历史事件,包含中国航空公司“桂林号”飞机被击落后的画面。有力证实了日本军国主义罔顾世界舆论,蔑视国际公法,对于民航飞机非战斗人员与非军事目标实行无差别攻击的侵略暴行。去年12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曾经接受抗日航空英烈刘崇佺亲属捐赠的一批英烈相关资料。1938年8月24日,刘崇佺正是作为中国航空公司“桂林号”客机上的副驾驶,在驾驶飞机从香港飞往重庆的途中,遭到8架日军驱逐机攻击而不幸遇难的。此次鲁照宁捐赠的这篇杂志报道,与历史上这段记载实现了相互印证。


而另外一本美国《Impact》期刊于1945年9月、10月发行的《Air Victory Over Japan(对日本的空战胜利)》专刊,则专题报道了美军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作战行动。其中附有多幅日本被原子弹轰炸后的真实影像,昭示日本军国主义不仅给中国人民,而且给本国民众也带来了深重灾难。
据了解,鲁照宁长期在美国从事中国抗战史料征集工作,弥补了国内史料征集的局限性。20年里,他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捐赠抗战史料超3000件。鲁照宁透露,他已于今年正式申请退休,今后会花更多时间研究和搜集抗战史料,也会常回国交流。

“鲁照宁此次捐赠的抗战史料帮助我们从不同视角留下中国抗战和美国援华的珍贵历史记忆,也是中美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共护和平,用血与火铸造的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对于推动在华牺牲飞虎队队员遗物征集工作,丰富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馆藏,深化抗日空战史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研究人员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文 邵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