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老下关市民的心里,下关电厂的大红烟囱、数百米长的传送带等标志性建筑是不能磨灭的记忆。随着城市发展,下关电厂搬迁,电厂旧址建起了南京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然而却有一处输煤传送带被“遗忘”,高耸在恒大滨江小区13栋南侧5米处,成了48户业主的烦心事。

堵心! 窗外五米杵了一座“工业遗产”
“两个朝南的房间窗户全被堵起来了,一天到晚阳光几乎没有!”恒大滨江13栋6楼的宋大爷急迫地打开窗户向记者介绍。
当天13点,艳阳高照。记者在宋大爷家看到,两个朝南卧室都被一堵高墙完全堵住,室内黑压压的,必须开灯才能正常活动。从窗口向外望去,高耸的墙体离窗户很近,有着极强的压迫感。

宋大爷告诉记者,2019年自己购置了恒大滨江的这处房产,楼盘位置毗邻长江风光带,本想着退休后在这处房子里安享晚年,可每天一早开窗,心里就被窗外五米不到的墙堵得发慌。
他介绍,眼前的这处高耸的建筑是下关电厂1998年投入使用的一处输煤栈道。买房时,房地产商承诺两年内将会拆除,没料想,房地产商后来出事了,这个建筑就没人管了。
多位业主向记者反映,该小区13栋十楼以下共计48家住户,或多或少被这个传送带影响,其中东边户影响最大,每天几乎只有一到两个小时有阳光。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段输煤栈道仅剩下两段传输带和两座配套设施,呈滑梯状,横亘在恒大滨江小区南侧围墙外,与13栋之间的距离5米左右。
“想到可能一辈子窗外都是‘大滑滑梯’,我和老伴就觉得太堵心了!”13栋4楼的王大爷愁得直摇头。他表示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得到的反馈是这个输煤栈道是工业遗产,不能随便拆除。
糟心!工业遗产破破烂烂无人管
居民郑女士说,她从小住在下关,记得很清楚,这段输煤栈道是后建的,也就才二三十年的光景。不仅如此前几年输煤栈道的另一段也已经拆除,现在就剩下这孤零零的一段了。“我们业主很纳闷,这个1998年才建成的输煤栈道怎么就成了工业遗产,还要保护呢?”

那这段横亘在小区前的输煤到底是不是工业遗产呢?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曾在2017年8月15日发布《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中将鼓楼区(原南京下关区)原国民政府首都电厂纳入“现行名城保护规划历史地段”,保护状况标记为“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规划要求:严格按照文物、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街区强调整体、原真性保护,历史风貌区重点保护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延续。
2018年1月公布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也将“民国首都电厂(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纳入其中,该名录显示主要遗存为“厂房、发电设备、运煤码头、浦龙号趸船、塔吊、传送带等”,入选理由为“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气事业,民国时期‘全国模范电厂’,与杭州闸口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共称为江南三大发电厂,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华东电网的主力骨干发电厂,承担了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

据悉,民国首都电厂部分厂房和设备已经建成为南京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目前已成为游客游览观光的网红打卡地,就位于恒大滨江小区西侧。
然而一路之隔的这处输煤栈道却未有保护利用的迹象。记者在现场看到,输煤栈道可谓“破破烂烂”,栈道上的玻璃大面积破损,红色的铁皮也到处开裂、缺失。
闹心!输煤栈道安全隐患频频发生
除了挡住住户的阳光,常年缺乏维护,这条传送带也带给小区居民不少安全隐患。就在记者抬头拍照时,一位正在送货的快递小哥连忙提醒离栈道远一点,“这里刮风下雨就会往下掉玻璃、铁皮、混凝土块儿,已经有快递员被砸到了!”

不仅如此,消防隐患让居民更是闹心。小区居民郑女士说,去年小区发生意外,13栋和围墙之间的距离太小,消防车开不进来,云梯也不好架设,“要是出了火灾,那真是不得了,消防车都不好施救!”
小区居民五年来多次向相关主管部门以及12345反映该问题。主管部门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也曾做过一些防护措施,包括在建筑外围搭起绿色围栏,挂上警示标语,清除掉落的玻璃碎片,但这些措施对于输煤栈道隐患完全排除只能治标但并未治本,居民们对这样的防护措施表示不满。
“既然是工业遗产,那就要系统地规划和保护。然而现在,你看什么保护迹象都没有,就是在‘摆烂’!”宋大爷气愤地表示。
不过居民也很疑惑,如果早在2017、2018年这段输煤栈道就已经定为工业遗产,那为何会在它5米的距离内规划住宅小区呢?输煤栈道的其他段为何又被拆除呢?
回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相关部门正在处置
因为居民多次反映该情况,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也以“考虑到输煤栈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及负面舆情,整体风貌与周边城市界面不协调,需要对输煤栈桥进行拆除或改建”为由,拟对该处工业遗产保护图则进行修改。

2023年12月29日在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了“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原国民政府首都电厂)保护图则修改成交公告”。公告中写道:原下关电厂输煤栈桥已出现多处玻璃破损、铁皮、墙皮脱落现象,建筑整体结构系统安全性为C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内部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滨江风貌。……拟通过修改保护图则的方式,论证输煤栈桥的历史价值与保护的必要性,酌情将输煤栈桥整体或部分移出保护图则,以便推进输煤栈桥的后续整治工作。
这份事关输煤栈桥去留的保护图则成为小区居民最后的希望。根据公告,图则修改服务期“150日历天”。临近服务期满,这段输煤栈桥究竟如何规划和利用,是否有了定论,记者拨通了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的公开电话。
“现在这个还没有定论,因为后面还要开专家会,然后规资局还要再开会(研究),结论由市里面定”,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终定论是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定,“这个过程会比较长,我们也在盯着”。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工业遗产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但是这个价值要放到它该在的地方。如果能够从居民区整体迁移到遗产公园,更有展示和利用价值。
当工业遗存与居民的阳光权发生矛盾,当“开窗见堵”成为居民的日常,如何来平衡这种关系,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如何让工业遗产发挥最大价值,而不是在“摆烂”中进退失据,这也是对政府部门的一大考验。交汇点新闻将继续关注该事件的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韩军 张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