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不受烟草业干扰”。继“萝卜刀”“盘串”之后,很多低龄学生的圈子里又流行起了“烟卡”游戏。这种所谓的“烟卡”其实是从卷烟盒上剪下来的烟标,再折叠制作成卡牌。专家提醒,“烟卡”不可避免地会让孩子们在这种所谓的游戏中接触到烟草信息,甚至出现好奇心,分散注意力,其中的潜在危害不可小觑,应让孩子远离“烟卡”。
“烟卡”游戏成低龄学生“新宠”
“老爸,你以后抽完的烟盒别扔了,我有用!”
“你要烟盒干嘛?”
“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我们流行一种游戏,这个烟盒可以用来做烟卡,不信我弄个给你看看?”
不久前,市民冯先生发现儿子开始关注自己丢掉的香烟盒。经过沟通才知道,这种“烟卡游戏”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很多学生的“新宠”。
冯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听到“烟卡”一词,和同事交流才发现,热衷这类游戏的不止自己家的孩子。不少孩子玩“烟卡游戏”为了得到更多的卡片,会发动家里抽烟的亲友帮其收集香烟盒,最后做成“烟卡”。“烟卡”的玩法也并不复杂。几个孩子趴在地上,将“烟卡”摆在地面,轮流用力拍打地面,谁能成功翻面就能赢走地面上的这张卡。

记者同时也关注到,在购物平台,烟卡销售俨然成了一门“生意”。在购物平台上搜索“烟卡”关键词,能搜到很多货源,价格普遍并不高,20张左右售价在4元到10多元均有,商家还打出了“稀有卡”“绝版”等字样。
家长担心,已有部门开展“源头治理”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已经关注到“烟卡游戏”的学生家长已经开始出现了担忧,家长的担忧集中在“烟卡游戏”可能会导致孩子们的不良倾向,会沉迷上瘾,耽误学习上,也有家长担忧游戏无形中会让孩子们对香烟品牌增加了解,有的孩子可能受好奇心驱使因此尝试吸烟。
据悉,南京已有小学开始关注到这个游戏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向学生家长发出倡议,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业进步,一起对孩子进行有效疏导和教育,禁止“烟卡”游戏进校园,防止孩子沉迷“烟卡”游戏。
近日,南京市烟草专卖局、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南京市雨花台区公安局也针对校园周边无证经营烟草制品的门店联合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同时对校园周边开展“烟卡”源头治理。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商家擅自印刷、销售“烟卡”,涉嫌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堵不如疏,让健康游戏取代“烟卡游戏”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崔倪介绍说,很多家长担心这种游戏会让本身自控力就差的学生耽误学习。实际上,尤其是一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低学龄儿童更需要引起重视。这类患儿的症状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儿童认知、学业、行为、情绪及社交功能,家长应该及时予以关注,经专业评估需要治疗的则要及时进行中西医结合医学干预。
崔主任指出,很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会选择一些游戏来舒缓紧张的情绪,但是堵不如疏。医院和学校可以携手引进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游戏形式进入校园,特别是在课外活动时间,让健康有趣的游戏缓解学习压力,还能普及健康知识,有助于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彦
通讯员 杨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