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徐州以“头马”担当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交汇点讯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和省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徐州四十年矢志不渝的坚守和追求。”5月31日,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徐州专场,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道出千万徐州百姓的期盼。“徐州将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以‘头马’担当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早日建成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徐州图景。”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将制定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成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三大政策举措之一。这对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

作为我省“1+3”重点功能区的重要板块,徐州当仁不让要在区域重大战略中体现更大作为、扛起更大责任。从“枢纽链接”“辐射带动”“齐心一力”三个维度,可以看出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地位、重点作用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处于多个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交汇地带,在促进区域重大战略融合互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徐州主动找准着力点、切合点,向南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北积极呼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向西与霍尔果斯等口岸强化互联互通,向东与连云港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既承接南北集聚高端要素,又链接东西服务双向开放。

——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徐州的经济体量、城市功能、科教资源都位居区域首位。徐州牵头成立了工程机械、新医药、现代物流等区域产业联盟,组建了首期规模20亿元的区域产业投资基金,先后建成宿州—徐州和淮北—徐州等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淮海国际陆港、金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功能平台为区域发展不断赋能,更大范围联动区域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人才链,辐射带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力、加速崛起。

——淮海经济区是苏鲁豫皖10个城市共同的“名字”,构建“淮海一家亲”也是各地一致的追求。2018年以来,相继召开了六届协同发展座谈会,签署合作协议18项。如今,已经从最初的人员互访,变成全方位的对接合作,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承接对接、生态联防联治、民生共建共享等领域,扎实开展52个合作事项,协同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

徐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先正表示,接下来,徐州将抢抓国家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机遇,持续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力、综合承载力、区域影响力,积极争取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改革试点,着力提升淮海经济区在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岩

责编:张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