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屈光手术白皮书2.0》(南京站)暨南京首家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发布会圆满结束

为了把更好的近视手术方式带到患者身边,方便更多的近视患者摘掉眼镜,告别近视,5月31日,由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的“近视手术 · 全球定制——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发布会(南京站)暨南京首家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发布会”成功举行,此次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标志着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在屈光手术设备领域迈入前沿阵地,成为眼科行业新标杆;更意味着广大的近视眼患者能享受到更优质、更舒适、更全面的近视手术。

南京爱尔眼科医院成为南京地区首家屈光新技术“全光塑”应用医疗机构

群贤毕至,大佬云集。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南京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刘虎,南京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名誉主委王林农,南京爱尔眼科医院CEO喻苗,爱尔眼科江苏省区屈光学组副组长、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主任伊军记,爱尔康屈光产品事业部东区销售经理刘宗现等专家领导及媒体嘉宾们。

南京地区首家“全光塑”新技术落地南京爱尔眼科医院

此次全光塑技术在南京地区的首秀,标志着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在屈光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方面又一次走在了行业前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视光中心主任周激波表示“全光塑”和传统技术在眼科行业中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技术更多地停留在角膜表面的检查和治疗,而全光塑首次引入了全眼的概念,实现了更全面的治疗考虑,为患者术后安全、术后恢复和术后效果提供了更多保障。

周激波主任进行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新技术科普

刘虎教授在专家问答环节表示,此次南京爱尔眼科在南京地区首先推出了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一定会把近视矫正技术的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作为技术领先、医疗服务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机构,南京爱尔眼科医院的高素质专业团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新技术的可能性,也为眼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刘虎教授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新技术专家问答

个性化医疗服务已成趋势,加快技术赋能临床建设刻不容缓

随着消费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越来越被青睐。在眼科手术中,由于每个人的眼部结构和病情都不尽相同,因此,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成为了一种趋势。

令人激动的是,当天,南京首例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手术也在南京爱尔屈光手术科伊军记主任的执刀下完成,并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带领大家一探近视手术的前沿技术。伊军记主任告诉记者,对于南京爱尔眼科医院来说,这次南京地区首发不仅是对我们医疗技术实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服务理念的一种认可。我们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科技为引领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全光塑就是我们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它能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伊军记主任接受媒体采访

发布白皮书 挖掘中欧近视手术后的大数据

摘下眼镜,是很多近视患者的心愿,但尽管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近视矫正术摆脱,还有很多朋友踌躇。

活动现场,由爱尔眼科联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发布的《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南京站发布会也同时在南京爱尔眼科医院隆重举行。

《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在南京爱尔眼科医院重磅发布

《白皮书》基于2021-2023年间,涵盖中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5个国家,年龄跨度18-85岁,共110多万名患者、超219万眼的近视手术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中、欧近视手术现状的多维度特点的深度剖析,以更好地让全球近视人群通过先进技术拥有优质视觉体验。这也是继2021、2022年在国内相继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2022中、欧近视手术白皮书》之后,爱尔眼科第三次发布近视手术大数据报告。

《白皮书》的数据揭示了中、欧近视手术人群的性别、度数分布等特点,以及手术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

ICL手术量在2021年至2023年间呈现显著增长

《白皮书》数据显示,ICL手术量在2021年至2023年间呈现显著增长。2022年ICL手术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23%,而2023年较2022年的增长更是达到了37%。这一增长趋势表明,中低度近视人群对ICL手术的接受度正逐年上升。伊军记主任介绍,ICL手术因其广泛的矫正范围(50—1800度近视、600度以内散光)正受到越来越多中低度近视人群的青睐。

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主任伊军记解读白皮书

伊军记主任强调,近年来,我们接连发布了多份近视手术大数据报告,这些报告不仅为潜在近视手术人群提供信息支持,还旨在提高公众对近视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认识。

未来的医疗领域,只有将科技与临床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而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将始终以此为目标,为推动我国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作更大的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悦谋 郑亚群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