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是很多德国企业踏入中国的第一站,也是不少德企了解苏州、江苏乃至中国的首要窗口。5月31日,“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江苏采访行来到太仓中德合作展示馆,回顾太仓对德合作的发展历程,看其如何打造中德合作新典范。

步入成果展示长廊,紧邻入口处的一块展板上陈列着德国和太仓地图模型,一边是投资太仓的德国企业总部所在位置,一边是德企落户太仓后聚集的区域。地图上群星闪耀,有多少颗星星点亮,就意味着有多少家德企在太仓投资建厂。
自199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太仓高新区以来,太仓成长为德企在中国投资最密集、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中国德企之乡”。“太仓的对德合作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全国唯一。”据讲解员介绍,目前,太仓已集聚了逾500家德企,其中包含了60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近10%,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母机等三大产业创新集群。

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德企在太仓投资兴业?
毗邻上海,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交汇点,太仓这个面积80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多万的江南小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如此,太仓市内还建有太仓高铁主站、南站两个高铁客运站,沪嘉浏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也在区内交会。
沿江临沪、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固然是“招商法宝”,但这里的营商环境才是“留人利器”。“近年来,太仓构建了‘1+7’全覆盖型驻德办事处海外联络体系,设立中德信保、德企服务专窗、打破德籍人士移动支付壁垒……全链条德企服务生态已然形成。”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管理办公室主任段月强介绍道。

除了经济领域的合作,太仓还积极推动中德文化、体育、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修建合办中德友好幼儿园,建设布局德式街区、德式酒店、德国面包房、德国酒吧等功能设施,举办太仓啤酒节、中德艺术家沙龙、中德乒乓球赛、中德马拉松友谊赛等系列活动,通过积极融入更多德国元素,做优德国人才所需的生活配套和人文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来太仓生活、工作,并将这里视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持续提高外资“磁吸力”,太仓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对德合作之路。在未来,太仓还将着力突出城市合作理念,推进各领域全方位交流,以更大力度开放和更优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打造国家级对德合作开放平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