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会同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遴选编印《携手高质量一体化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实践典型案例集》,一体化示范区创新实践入选多篇案例。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先手棋和突破口”典型案例》系列,持续关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如何跨域、突破与共进。
本期典型案例:推进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一体化 服务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总体情况
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合作,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五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着力推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体化发展,有力支撑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长三角地区以不到4%的土地面积,拥有全国近1/3的有效专利和1/4的有效商标。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届全球奖项的5家中小企业中,中国独占两席,均位于长三角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中有6家位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持续加强,构建了司法保护、行政执法、仲裁调解三位一体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主要内容
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2021年12月以来,三省一市分别印发《知识产权强市、强省建设纲要》和《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实施意见(2021-2035年)》。为对标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建设经验,强化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三省一市印发《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在规划、项目、载体、制度四个方面加快构建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体系,努力实现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市场一体。
建立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推进机制。2018年,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每年轮值发挥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并推动知识产权发展共商、布局共进、保护共治、服务共享、人文环境共建,构建了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框架。2022年,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在上海召开首次长三角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2.0版本,开启了新一轮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优效率、更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合作。
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联动协作。一是加强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与交流合作。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建立了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明确三省一市在案件移送、委托送达、协助调查、协助执行、协助办案、横向协调、服务协作信息共享等8个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区域协作办案质量。二是营造优良的区域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签署长三角地区共同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合作意向书,细化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海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事项,共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强化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信息资源综合高效运用、公共服务资源聚集整合、人才资源共享海外保护资源共建。建成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数据“一库汇聚”“一网呈现”。
合作共建区域知识产权人文环境。三省一市连续7年联合召开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区域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状况,发布各省市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公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开展相关创新政策宣传等,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进博会期间,青浦、吴江、嘉善三地还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汇菁力’知识产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工作。
推动重点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先行先试。为了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在重点区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沪苏浙两省一市相关部门会同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和《知识产权联动执法协作办法》,推动知识产权政策创新和联合保护。一体化示范区出台了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首次发布一体化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依托一体化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吴江)、知识产权综合政务服务中心(青浦)、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嘉善)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
特色亮点
坚持协商共赢。从平等协商出发,优化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兼顾区域不同发展水平,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区域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同时,从创新主体需求出发,加强政策制定协同,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激励跨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创造,形成高价值知识产权。
坚持互联互通。从平台、资源、渠道开放出发,增强知识产权要素流动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价值实现。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专利代理行业监管等方面,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形成区域内信息互通、发展经验互鉴监管协同互动、行业评价互认的格局,促进专利代理资源要素流通和融合发展。
坚持依法治理。从法治原则出发,贯彻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严格依法行政、务求协作实效、注重合作共赢,加强执法协作与合作交流,开展联合办案或联合调查取证,推动形成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合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