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6月5日下午,“瓯江论道·新质生产力”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在浙江温州举行,会上,《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践行,更是产业创新领域的重要探索。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以推进长三角产业链协作为主要目标,积极组建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按照《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先后组建了14个产业链联盟。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组链、补链、固链、强链”工作,助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长三角产业链共同体。

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在组织形式、龙头带动、创新协作、多跨协同、运行机制、融合程度、产业激励、强链补链、核心技术和新质生长等10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组织形式新。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地区涉及的有关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龙头企业代表、有关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有关知名专家、院士等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型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民间性、非营利性的组织。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成员分属不同的产业链的环节,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市场资源,这种多元化的成员主体,使得联盟在技术创新、市场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龙头带动强。按照《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坚持产业链联盟由联盟成员中的龙头企业发起,以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相关单位发展,以此确保产业链联盟建设有力有效推进。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产业链联盟联席主席单位、科大讯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牵头发起;长三角智慧零售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副主席单位、红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江牵头发起;长三角智慧城市与全程能效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主席单位、正泰集团旗下浙江正泰智慧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能效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发起,吸纳产业链相关成员单位约40家。
创新协作紧。有效促进“产学研”对接,推动技术创新突破。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主席单位、奥盛集团牵头发起,整合国内超导技术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世界首条超公里(1.2公里)的35千伏超导电缆示范工程通电运行。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联盟,积极探索科技自立自强新路径,大力推进科研学术合作,与联盟成员南京大学共建“省研究生工作站”,与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协议,并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长三角智慧零售服务产业链联盟,组织联盟成员企业积极主动接洽长三角地区百余家优质智慧零售服务企业,共同探索推进长三角地区智慧零售服务技术应用布局;开展智慧零售应用示范和产业化落地等合作,推动零售业跨区域、跨产业线上线下发展。
多跨协同实。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开展的跨区域、跨领域、跨专业、跨部门、跨层级的活动,市场化程度较高,确保按照长三角市场主体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协同推进一体化进程。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产业链联盟牵头举办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邀请1000多位代表参加,同时发布2023年度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为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量化监测评价和动态追踪机制,极大地促进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领域交流和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紧密协同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数字健康产业链联盟,与腾讯合作,共建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打造数字化“医保+医疗+医药”闭环服务。
运行机制活。长三角产业链联盟通过设立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等机构,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等职能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使产业链联盟能够根据本产业链产业、行业的市场变化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策略、优化布局,把脉重要发展导向,作出重要趋势研判,推进重大产业行动,确保产业链联盟内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融合程度高。紧紧抓住“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产业链联盟都注重一市三省有关企业的合作参与、协同发展。长三角智慧城市和全程能效产业链联盟,联盟成员包括高校、设计院、投融资机构、综合能源公司、软硬件设备等单位。长三角光电缆产业链联盟,成员包括一市三省20多家光电缆生产企业、10多家高校院所和检测认证机构。长三角数字健康产业链联盟,成员面向长三角地区,组织成员参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健康论坛”、“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第二届“全球医疗消费论坛(GHCF)”、“数字中国论坛成立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等活动。
产业激励好。为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链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从长三角地区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以往一般会耗费大量的行政资源,而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的成立,较好地解决了行政分割的难题。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每年通过公开面向市场遴选、行业专业人士投票决定的方式,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树立“十大应用场景”“十大杰出人物”,该评选已经成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的品牌工作和创新之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联盟,每年开展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十大优秀案例”“十大杰出人物”评选。长三角绿色交通产业链联盟,与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聚焦上海智造 共赢产业未来”专题系列活动暨2023年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动员会未来能源专场活动。
强链补链多。着眼于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产业链联盟开展内部合作,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放大竞争优势。长三角数字健康产业链联盟,理事长单位微医集团与副理事长单位华为云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城市健共体和“健康云”标杆建设。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联盟,聚焦SaaS开放生态、开放数据服务、智慧云基础设施、科研学术等四大领域。长三角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联盟,拟在上海普陀区建设7万平方米产业园区“未来医谷”,目前首幢大楼已封顶。长三角绿色交通产业链联盟,推进联盟内零部件企业与欣旺达、零跑汽车等业界龙头紧密合作。长三角数字技术应用服务产业链联盟,与江苏省常熟数字智能产业园签约,共同建设联盟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核心技术优。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立足于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攻克“卡脖子”的行业核心技术。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联合攻克5公里超导电缆示范段项目,技术全球领先,还将积极筹备第三届长三角超导高峰论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联盟,借助星火大模型能力研发“羚机一动”,探索产业链供需对接新路径;同时注重羚羊工业大模型核心技术升级,“数字工匠”赋能工业企业提效增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一跃”。
新质生长快。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组织联盟企业突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紧紧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和本质,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快速度落地、快节奏跟进、加速度发展。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发布《通用人工智能长三角(合肥)宣言》,编制《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报告》,发布《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评测体系》,充分体现联盟抢抓通用人工智能“风口”。长三角透明商业生态产业链联盟,发布国内第一份全面指引“透明工厂”实践的体系文件《2023“透明工厂”白皮书》,与各专家学者们共同制定了业内第一个透明工厂评价标准《透明工厂评价通则》,致力于研讨和传播“透明商业”新理念和新模式,交流和推广“透明工厂”新技术和新实践,引导和促进“透明消费”新市场和新文化。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联盟,组织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羚羊专场发布会,正式发布羚羊大模型五大产品——数字工匠、羚羊iMOM(大企业版)、羚羊iMOM(SaaS 2.0版)、智能企服助手、羚机一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伟 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