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和市场指数出现回暖,A/H股权益投资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中受到关注。站在当前时点,行情修复是否可以持续?投资者该如何提前布局?6月4日至5日,华泰证券2024年中期投资峰会在上海举办,围绕“改革、变局和新机”等投资者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综合来看,华泰证券预计,今年LPR仍将下调20个基点。未来半年,A股或存在较好机会,看多A50资产和消费龙头等四类核心投资主线。
改革预期重燃,中国市场投资性价比凸显
两天的会程由主论坛及16场行业分论坛组成,邀请约500家上市公司闭门交流,吸引近3000名来自公募、私募、银行、保险、上市公司的专业投资者及机构客户报名参会。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杨伟民,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吴冰冰等宏观研究专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关系、市场展望等热点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华泰证券机构业务委员会主席梁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改革预期重燃,政策调整持续释放,资本市场生态重塑,投资中国性价比优势凸显。投资者不断寻找更加确定性的机会,政策发力逻辑正从制造业、出口链等外需端,转向就业、增收等内需端,大消费潜在的重估空间受到投资者关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考量也让海外资金再次关注中国。
活动现场,投资者参会热情较高,会场座无虚席,不少投资者站在过道听会。华泰券商自身也备受投资者关注。券商2023年年报显示,华泰证券成为2023年唯一一家应收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券商,全年整体营业收入变动增幅最大,达到14.19%,其净利润同比提升14.70%。在头部券商中,其投行业务独具优势。
有分析指出,在前十券商中,华泰证券排名最优且最为稳定。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今,华泰证券排名只升不降,2016年—2017年,华泰证券排在第五,2018年—2022年稳居第四,2023年再度跃升至亚军。
变局中开新局,市场聚焦盈利增长
华泰研究总量团队聚焦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和市场展望进行了圆桌讨论。
下半年宏观经济最值得关注的因素是什么,有哪些积极变化值得期待?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市场下一阶段的焦点将是盈利增长,即企业盈利。下半年经济增长是否再超预期,边际回升的资本市场热度能否保持,主要需要观察通胀指标是否回升,名义增长和企业现金流是否继续修复。鉴于估值修复反映的是极端的风险溢价被边际修正,但增长及盈利是否能够温和回升是市场下一阶段表现的重要基本面支撑。
“地产成交量可能最早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趋近波动区间下限,明年成交量有望企稳。”易峘分析,地产投资需求和价格预期也可能在明年年中左右企稳。
在经济数据修复、政策预期企稳大背景下,未来资产配置的主线是什么?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固收首席张继强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大类资产配置主要有三条主线,分别是新旧动能的切换、全球资金配置的腾挪以及AI引领。就债券市场而言,张继强分析,下半年新旧动能转换依然是最大背景,资产荒的本质还未改变,供求、估值或不及上半年,但配置压力仍大,债市尚未看到趋势性变化。短期对央行提示长端利率风险有敬畏,或更注重赔率。中期观察地产等政策效果,美联储降息等如果打开货币政策空间,再次期待小机会。
从量化角度来看,全球下半年投资主线有哪些?
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林晓明表示,全球股票资产与商品资产目前处于上行周期,全球股票盈利与经济景气情况也正在上行,风险资产的上涨背后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但同时海外二次通胀风险也会增加,国内股票资产目前处于低盈利增速低利率的环境,海外二次通胀风险若到来,更有利于国内股票资产的表现,未来国内外股票市场的差异或许会逐渐收敛。A股未来半年或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关注顺周期和必需消费行业。
投资新机重“定力”,看多A50资产和消费龙头
当前宏观和中观层面都存在哪些预期差,二级市场对应哪些投资主线?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王以表示,当前市场存在地产、供给、资金筹码三大主要矛盾,前两者需时间验证,但A股估值或已计入相对充分的底部预期,市场重心上移的判断不变。
王以表示,当下有两类资产表现出卓越的穿越周期的能力,但对这种能力,市场认知不足,未能充分定价,其一是以A50为代表的产业巨头,其二是以家电和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大消费龙头。“2021年以来,这两类资产ROE(净资产收益率)中枢高度稳健,成长为宏观波动中的‘定力’资产,但市场仍以ROE下行思维定价,这隐含了可观的风险溢价下修空间。”王以说。
面对市场变化,王以总结了四条核心投资主线,分别涵盖了巨头重估、出口韧性、供给出清和气候主题:一是宏观供需两端压力下,凭借自身能力提升保持ROE中枢平稳但市场却沿ROE下行定价的资产,如A50为代表的产业巨头,家电、食饮、物流、出版等为代表的消费白马;二是从库存视角看,主动补库且在未来1至2个季度具备持续性的资产,比如以消费电子、面板、轻工、船舶等为代表的出口链;三是从产能视角看,主动扩产且有持续性的商用车、纺服、通用设备,基本产能出清的化纤、出行链等;四是关注气候主题对农产品链的催化、亚非拉城镇化对电力的拉动。
此外,本次峰会行业分论坛关注新质生产力、AI、大宗原材料、能源转型、出海、低空经济、大消费等宏观热点和焦点行业。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通讯员 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