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四郎探母》走进校园,“最具人情味”的京剧拨动南理工学子情怀

交汇点讯 理工与戏曲碰撞,经典剧目唱响校园。6月6日晚,2024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京剧经典《四郎探母》走进南京理工大学。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最强阵容的倾情演出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这出被誉为“最具人情味”的京剧与理工学子发生碰撞,拨动了当代大学生们家国情怀的心弦。

演出前的互动环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在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演出团团长王子曜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通过马鞭呈现上马、骑马等一系列动作,不仅让在场的学生近距离欣赏到了剧目中的常用道具,更是直观感受到中国戏曲独有的一种虚拟化表现手法。而铁镜公主扮演者高飞、杨延辉扮演者李衍茂等演员亮相时,学生们更是激动不已,掌声喝彩声不断。

南京理工大学学子们对传统戏曲的喜爱程度超出记者的意料。演出还未开始,李衍茂的一位粉丝,数学与统计学院的22级学生李子晗手捧鲜花早早候在舞台前。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来自黄梅戏的家乡,从小耳濡目染,从喜欢听黄梅戏到现在喜欢多种剧种,写作业时一些曲目还经常单曲循环。“这次能近距离见到李衍茂老师非常开心。”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的21级学生秦刘毅受现场氛围的影响,即兴来了京剧《锁麟囊》的一个唱段。作为戏剧迷,《锁麟囊》《凤还巢》等京剧剧目,以及《孽海记》《牡丹亭》等昆剧都在常听列表之中。他有点小自豪地和记者分享了一个秘密:“在演出之前,学校让学生投票选择曲目,我投的就是《四郎探母》,梦想成真,非常开心。”

“高堂老母难得见,怎不叫人泪涟涟……”京剧经典《四郎探母》在南京理工大学的舞台上正式唱响,向大学生们传递了在杨家这样的英雄家族中的母子情、夫妻情和手足情,一个“情”字贯穿整部曲目,这也是一部被誉为“最具人情味”剧目。

“剧团在高校演出会选择一些耳熟能详且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法多样的曲目,更重要的是要承载家国情怀等教育意义。”王子曜介绍,今年京剧院一共要在高校进行15场演出,其中10场是大戏,5场是折子戏。剧院在高校演出会选择最高标准的演员阵容,目的就是保证学生欣赏到高质量的演出。

戏曲进校园,自开展以来培养了一批喜爱传统戏曲的年轻群体。 “从最初演出到现在,观看戏剧的年轻群体也越来越多,也收到了很多来自高校的粉丝。”杨延辉扮演者、国家二级演员李衍茂告诉记者,“今天不仅有很多校内学生期待这场演出,也有从外地专程赶来看这场演出的大学生。”

传统剧目走进高校传递经典曲目的同时也在提升大学生们对于高雅艺术的欣赏与鉴别能力。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张添畅告诉记者,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的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各种剧种,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并且加强了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经典戏曲将在江苏省各个高校中持续唱响,传统艺术也在不断走进年轻一代的心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艳元 王苏禾 宗祺/文 王瑞枫/视频 实习生 路俊菲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