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从“鸡蛋信”到“鸭蛋信”,跨越75年的时空接力

端午送蛋是多地传统习俗之一。今天,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带你走进一段蛋的时光旅程,一起跨越75年的历史。

三个月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查阅1949年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了“鸡蛋信”的记载。今天回想起来,“时空之门”仿佛在那一刻被打开,历史照进现实。75年前河北阜平的“鸡蛋信”,如何跨越时空与江苏高邮的鸭蛋结缘?请给一首歌的时间,好将故事讲完。

“鸡蛋信”与“树叶训令”

时间回到1949年4月5日,当天《人民日报》第4版刊发了《“鸡蛋信”——儿童拥军记》一文。

短短的篇幅,鲜活的故事,壮阔的历史大背景,让人不由得进一步追寻。

阜平地处太行山深处,是我党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阜平当年的贫穷歌谣里可见,“二月里寒食柳芽黄,三月里谷雨杨叶长。家家户户采树叶,一春树叶半年粮”。关于采树叶,晋察冀军区曾发过一道特别的“树叶训令”。

1942年,河南、河北等北方八省市极端大旱,抗日根据地遭受日军“三光”政策已有数年。聂荣臻元帅的回忆录里写道:“1942年春天,青黄不接,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入春后,老百姓就把树叶当成了主要粮食。我们部队有的伙食单位,请示能不能采集树叶,我曾要求军区政治部为此发了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树叶训令”一出,边区部队令行禁止。八路军战士跑到山里采树叶,近处的留给老百姓。老乡们不忍心,找到司令部要求收回训令。训令没有收回,八路军“行动升级”——帮助老乡春耕、秋收,把省下的粮食送给老百姓。

患难见真情。歌谣后半段唱道:“精打细算度春光,节省粮食交公粮。子弟兵吃饱好打仗,支援前线第一桩。”支前成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大事。抗战时期,阜平以不足9万人口,养活了9万多人的部队,2万多人参军参战,5000多人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挺进东北、解放华北的前沿阵地,是全国解放的重要支点。

1949年,孩子们送出的“鸡蛋信”,是人民军队与人民亲如一家的“时代留影”,千金难换。

“鸡蛋信”等来了“鸭蛋信”

遇见“鸡蛋信”,想做“传信人”,让它找到更多知心人。记者曾想过找学校组织一场写“鸡蛋信”的活动,但是一想到75年前那群自发去部队宿营地送鸡蛋的孩子,“鸡蛋信”里真挚的童心,立马摁灭了这个念头。接下来的日子里,“鸡蛋信”的故事在人际交往中口口相传。

既然决定了要远航,那就等风来。

“我们想捐些鸭蛋,大家可以在蛋上写信,送给想送的人。”说这话的是高邮市农民合作社联合会会长王鹏。半个月前,记者收到同事传来的好消息,惊喜不已,鸡蛋意外变鸭蛋,带着一分真实的意趣。“鸡蛋信”终于踏上新征途。

392个高邮鸭蛋在约160厘米×120厘米的布上摆出爱心造型 王鹏供图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阜平地处我党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高邮这座南方小城,则是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战役的发生地。1945年12月的高邮战役,1.5万名民工、500条民船,帮助新四军运送粮草7.5万余吨,组织了3000名民兵配合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阜平老百姓生活依旧贫困,聂帅动情落泪,“阜平不富,死不瞑目”。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冒严寒、踏冰雪来到阜平考察,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致富之策,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2019年底,阜平16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同期,高邮低收入农户实现整体脱贫。

2023年,阜平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262元增长到14436元。而高邮位列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第60位,仅“一枚鸭蛋”,就创造就业超3万人,产值18.5亿元。

一南一北两座小城,大时代下同呼吸共命运,75年光阴,“鸭蛋信”接力“鸡蛋信”,缘分早已注定。

此刻是属于你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端午节前,记者带着高邮送来的鸭蛋进学校、进企业,将这个跨越75年的故事传递。

6月5日,浦口实验小学浦园路分校,“鸡蛋信”走进班会课

6月5日,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浦园路分校,三(3)班的班会课上讲起了“鸡蛋信”的故事,孩子们在高邮“新农人”送来的咸鸭蛋上写下一个个心愿,“希望爸爸过上想要的生活”“希望你们能救下更多人”“长大我想当军人”“希望永远没有烦恼 永远幸福”……这一刻,75年时空交叠,那份藏在“鸡蛋信”里的童真,拂去了岁月的尘埃,朝气蓬勃地“站”到众人面前。

你相信光吗?正是一群人的相信,才成就“鸡蛋信”到“鸭蛋信”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相信,梦想才一个个成真。

佳节将至,此刻的你,不妨写一封信,致你生活中的光。那是亲爱的人、敬仰的人、想成为的人,是保家卫国的人、烈火逆行的人、白衣为甲的人,是探索未知的人、为民造福的人,是千千万万无名的人。

你可以把心里话写在鸡蛋上、鸭蛋上、信纸上、手机短信里,或者悄悄写在心里。许自己一个梦想,那是奔跑的方向。

相信光,成为光!

敬梦想,致未来!

顺祝端午安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 许雯斐/文

曹阳 余勤雍/视频 赵宇/剪辑

潘海兵 曾力莹/摄影


特别鸣谢

高邮市农民合作社联合会

高邮市邮农甄选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

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