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民生粥 | 高考恰逢端午,祝你一举高“粽”!

仲夏时节,“粽”香中迎来高考。这几天,长三角各地送考氛围拉满,战鼓擂动、鲜花挥舞夹道欢送、加油鼓劲,护航莘莘学子追逐梦想。祝每一位学子一举高“粽”,奔向山高海阔的明天!

高考恰逢端午,不少学校为考生策划了有“高中”谐音的端午惊喜。校园里出现了粽子形的装饰,带着美好祝愿,陪伴考生“粽”横考场。

2024年上海高考变化不小。今年参加高考的是“3+3”高考两项新政实施后的第一届考生。以前高二可以选择生物和地理进行等级考,今年“3+3”科目中的“小三门”等级考时间首次统一为高三下学期、高考前一个月。同时,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已进行新教材使用后的第一次等级考。除了时间与教材的变化,选考科目方面的最大变化是教育部对高校部分招生专业严格提出的“物化双选”要求。从今年沪上11所参与综评录取的高校招生简章可以看出,与往年相比,物化双选专业大幅增加,超七成专业要求物化双选。比如,复旦大学以往物理和化学双选基本集中在医学类专业,从2024年起填报志愿的考生,除理工科外,扩大到包括经济管理试验班、工科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目前,上海高考物化双选人数跃升至半数。

浙江为期4天的高考,有学霸已经一天考完,提前结束考试。这是咋回事?据悉,根据浙江新高考要求,语文、数学提供1次考试机会,外语和选考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考生可自主选用其中1次成绩。也就是说,在今年一月的高考首考中,如果考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这次高考中,要考的科目就可以减少。有学霸在首考中考出441分的超高分,此次高考,他只参加了6月7日第一天的语文、数学两门考试,早早结束了高考。

在这个从高考到中考的考试月,中职生与普高生互转的消息也被热议。根据温州市教育局近日修订印发的《温州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相互转学的规定》,普高或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共有3次转学机会,即高一第二学期初、高二第一学期初和高二第二学期初。凡有转学意愿的普高(或中职)学生,可在高一第一学期、高一第二学期或高二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向所在学校和申请转入学校提出书面转学申请。当然,“普职互转”并非“零门槛”:前提是学生申请转入的学校必须有空余学额,且经转入学校组织考核通过,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更重要的是,中职学生转入普高学校的,当年中考成绩要符合转入学校录取要求。

端午假期开启,长三角各地开启花式过节方式。挂艾草、佩香囊、吃粽子、竞龙舟……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习俗,与时下潮流碰撞,演变出众多创意新玩法。

“新式艾草花束”相关词条登上热搜,几元一把的艾草经包装后涨了身价,被花店放在显眼位置作为引流“担当”,吸引不少年轻人买单。今年,中华老字号稻香村(苏州)推出了红豆燕麦粽、芝士紫米燕麦粽、鲜花玫瑰粽等数十种创新口味的粽子。该品牌今年研发的一款龙舟造型的特色新国潮健康糕点——低糖绿豆糕,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爆款。

这个端午假期,上海各区陆续登场包括“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享美育、逛景区、品食尚”8大板块的200项“乐游上海·享端午”活动。

如果选择端午出游,这个好消息别错过。近期,无锡机场集团围绕“航空+文旅”产业联动,推动当地航旅融合,联合灵山胜境、拈花湾两大无锡著名景区,以及深航、东航、湖南航、吉祥航、川航、瑞丽航等航司,共同推出“机票即门票”活动。6月5日至7月15日期间,旅客从国内任意出发地乘坐上述指定航司航班抵达无锡,即可凭登机牌及身份证免费畅玩灵山胜境、拈花湾两大景区。

这一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好消息频传,合作不断“上新”。

在6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三省一市首次联合推出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实事项目清单,包含10项民生实事,涵盖交通、医疗、文旅、养老、社保、食品安全、政务服务等方方面面,主要聚焦2亿多“长三角人”的衣食住行,打通线上平台、串连线下机构,切实让一体化成果惠及群众。

比如,今年,三省一市能源部门瞄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行,准备构建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全年长三角区域要新建公共充电桩超7万个,车桩比力争达到1.9之内,累计公共充电桩达到60万个以上,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将让长三角畅行无阻。再如医保跨省结算提质扩面,三省一市将统一把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长三角地区医保支付范围,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增至8个以上,争取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以上的医院全部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

整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来源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浙江日报 安徽日报 交汇点新闻 上观新闻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