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绿香囊、红丝线、黄色龙舟……在博物馆过一个“色彩斑斓”的端午节

青、绿、蓝、黄、红……这个端午节,江苏多个博物馆推出丰富多样活动,让观众在“色彩斑斓”中感受传统习俗魅力,共享节日时光。

端午节插艾叶、挂香囊的习俗广为流行。在六朝博物馆端午市集上,现场老师指导着观众利用薄荷叶等十二味香料及工具制作青绿色端午祈福香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在南京工业大学志愿者们带领下,观众使用从板蓝根中萃取的“靛蓝”,从茜草中提取的“茜红”等传统染料,经传统扎染工艺,把素面布制成绚丽多彩的香囊。

制一把艾草锤

镇江博物馆内,在老师指导下,观众手中的艾草叶片渐渐被编织成一把把青绿色艾草锤。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联合南京市中医院开展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端午艾草锤市集活动,医生为游客讲解艾草锤的使用方法和功效。在中国海盐博物馆,用艾叶、菖蒲、佩兰和粽叶带来一场“绿”色之旅,观众在展厅里体验挂菖蒲、沐兰汤的祓禊仪式。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德善书院内,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是刚从苏州碑刻博物馆西苑采来的碧绿艾叶和各类中药材,白芷黄褐而微微泛白,丁香带着浓烈的红棕色,金银花透着淡雅的黄,老师为孩子们讲述这些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

吃粽子、赛龙舟、画彩蛋等都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通过送粽子到军营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

绘制彩蛋

无锡博物院邀请大家一起发挥想象,绘制彩蛋,制作创意蛋兜,还用五颜六色的绳子将煮熟的蛋放进蛋袋,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寓意逢凶化吉、吉祥安康。

端午小龙舟

在武进博物馆内,用浅黄色的细细竹篾条挑一压一,经纬纵横间编织成一艘艘端午小龙舟,翠绿的艾草菖蒲装点其中,摇曳多姿。

编织手环

在宝应博物馆内,近30组家庭欢聚一堂,一起用红丝线编织手环,传递着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将一条条竹篾进行“经线”和“纬线”的穿插编织,DIY出绿色、黄色、粉色等各色交织的端午小扇。

套色章

在博物馆,印章、文创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宠。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梅园故事知多少 端午集章打卡行”活动,套色章总共6枚印章,图形有粉色的花瓣、褐色的花蕊和枝干、绿色的花叶、停放在梅园新村30号的别尔克小轿车,加上几处蓝色的线条,色彩明丽,充满童趣。

文创雪糕

在宜兴市博物馆,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红丝线缠绕的“一举高粽”、深红与翠绿的新鲜杨梅以及颜值诱人的粉红色雪糕等,游客不仅可以品味到美食的甜蜜,更在无形中感受到非遗与现代生活交织的绚丽色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责编:陈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