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亲子作业”不能变成“亲属作业”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意见建议》时表示,一些幼儿园的“花式”手工作业,成为家长之间的PK擂台,往往是一着急就代劳包办,导致亲子作业变成了家长的“内卷战场”。临平区教育局称,今后,教育局也会对各幼儿园强调,让亲子作业的量更合理化,亲子作业的要求和目的更清晰化。

不少家长苦幼儿园的“亲子作业”久矣,讲起来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实际上不少的作业要求,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根本“插不上手”,最后“亲子作业”变成了“亲属作业”。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及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的回复无疑有助于缓解家长们的作业之痛。

正如临平区教育局在回复中指出的,“亲子制作最重要的价值在其过程而非结果”其出发点是希望家长与孩子多互动,在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但是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的画画、手工等动手作业不仅对于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而且作业成果还要进行班级展示等,倒逼一些“不甘落后”的家长“独立完成”,有些甚至不惜花钱外包给“第三方”。这种变味的“亲子作业”偏离了亲子互动的初衷,也助长了家长们“内卷作业”的不良风气。

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如何布置“亲子作业”做起。教师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想当然布置作业,而要结合幼儿时期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量力而行。需明白,在完成“亲子作业”的过程中,孩子才是主体;其次,“亲子作业”也可以多一点形式,未必总是画画和手工,也可以是与家长共同开展体育活动、阅读绘本、家务劳动、户外徒步等等,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互动;最后,“亲子作业”的评价不能单纯以作品的质量定等次,而是要鼓励真实,重在参与,让家长们少些功利,这样方能真正发挥“亲子作业”的价值。(范杰逊)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