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以下称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锲而不舍地做好的工作,我们必须起而行之、笃行不怠,才会出真成绩好成绩。
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推进长江禁渔。自2021年1月1日禁渔三年多以来,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有力,禁捕水域管理秩序平稳,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这也证明了长江十年禁渔是最直接最有效修复长江生态系统的举措,是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正值长江禁渔从“三年强基础”向“十年练内功”转段推进的关键节点,现在的长江只能说是“大病初愈”,“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历史欠账尚未完全还清,我们要深刻认识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绝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
强化执法监管,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看到禁渔成效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成效尚不稳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持之以恒推进落实,禁渔禁捕执法监管更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一是坚持常态化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打非法捕捞。在常态化开展陆上检查、水上巡航、线上排查的同时,要在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部署做好“中国渔政亮剑2024”专项执法行动、商货船“清网打非”专项行动等,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坚持单一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强化经营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与水警、长航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化信息互通、情报共享,加强对电商平台、水产市场、餐饮场所和渔具市场等经营环节的执法监管,推动长江野生江鲜禁售禁食,违禁渔具禁制禁售。三是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打击相结合,持续警示震慑。农业农村、公安部门要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建立案件移交顺畅的长效协作机制,加强行刑衔接,对情节严重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紧盯重点区域,消除非法捕捞盲区。面对涉渔违法行为越发隐蔽、花样不断翻新的新形势,我们要紧盯长江沿岸、江滩、锚地等重点区域,实施“三级防线”精准监管。一是加强长江沿岸巡查监管。强化禁捕护渔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常态化巡护,通过增设禁捕高清监控探头和语音警示器,优化禁捕监控体系,构建长江禁捕一级防线。二是加强滩涂水域巡航频次。针对巡护人员步行难以抵达的滩涂水域,要利用渔政执法船、无人机等执法装备定期巡航执法,确保实现滩涂水域监管全覆盖,构建“无人机巡飞+执法船巡航”的长江禁捕二级防线。三是加强江中锚地宣传教育。针对来往商货船集聚的锚地水域,要联合海事、水警等执法监管部门和中国移动等党建联盟单位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长江禁捕短信推送、签订《商货船主不捕不捞承诺书》等方式,构建“党建联盟单位‘吹哨’+联合执法普法”的长江禁捕三级防线。
加强队伍建设,锤炼忠诚渔政铁军。“十年禁渔”,关键在“人”,我们要注重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和巡护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装备建设。把信息技术和科技装备作为推动渔政执法创新发展的引擎、提升执法效能的着力点。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渔政执法科技支撑能力。二是提升业务能力。把加快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组织渔政队伍参加“十年禁渔”大讲堂线上轮训,开展渔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研讨、渔政执法案卷评查、典型案例整理发布等,不断提升渔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护渔员巡护能力。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在渔政执法队伍中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渔政执法队员的日常自觉。要综合运用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专题片、廉政党课、教育读本等多种形式,提升警示教育感染力和说服力,全力打造令行禁止的渔政铁军。
(崔超 江苏省委党校第5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