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经典京剧《四郎探母》走进南通 随演员“穿越千年”品味京剧之美

2024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来到南通,6月11日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带来的京剧经典传承剧目《四郎探母》在南通理工学院上演,演员们套上戏服,“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宋辽战场,为师生献上一场传统文化视听盛宴。

演出前,记者采访了在剧中饰演萧太后的青年演员杨淅。虽然饰演的是太后,但是演员杨淅却是位“00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念书时,她就与同宿舍的四位姐妹组成了上戏416女团,还参与了2022年的B站元宵晚会。她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她还是个新人,需要向前辈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参加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同龄人在台下观看京剧,我觉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

在剧中饰演佘太君的董源也表示,现在的戏曲观众也在年轻化,并非大家想象的都是老年人或者中年人,这也是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可以把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给年轻人。

本场巡演在演出团团长王子曜的幽默介绍中正式启动。演出前,主演李衍茂、高飞向在场师生介绍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特色,李衍茂还现场表演了一段“叫小番”,引来台下阵阵喝彩。

在京剧熟悉的鼓点声中,踩着旗鞋的铁镜公主与身着红蟒的杨延辉徐徐出场。清脆有力的嗓音带着现场的观众们穿越回了千年之前。

《四郎探母》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及民间故事,讲述了宋辽长年征战不休,金沙滩一战中,杨延辉(杨四郎)被擒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成婚,做了辽国驸马。十五年后,宋辽又战,杨四郎思母心切却苦于无法过关,其妻铁镜公主得知实情,设计巧取令箭,助夫成功过关至宋营探母的故事。除了京剧,豫剧、湘剧、秦腔等剧种均有此剧目,该剧情还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广泛的经典剧目。

演出现场高潮迭起,引来观众们叫好声频频。南通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李睿骐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开场的互动介绍京剧知识环节。他告诉记者,因为之前在苏州上学所以曾经上过苏州当地的昆曲兴趣课,对戏曲产生了兴趣,“现场看京剧我还是第一次。”李睿骐觉得,戏曲进校园活动是大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戏曲的途径。“如果可以多增加一些学习经典片段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体验感参与感增加了,喜欢戏曲的学生就会更多了。”

大一新生刘俊杰因为对戏曲感兴趣,所以主动来到学校礼堂想现场体验一下京剧的魅力。“我对戏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本介绍以及线上视频播放这两种途径。”他觉得现场看演出相比线上观看,更直观更有冲击力一些。“希望明年戏曲进校园可以演《霸王别姬》。”

来自西安的大四学生李郑语对传统戏曲很感兴趣。“我秦腔、梆子、昆曲、京剧都喜欢,今年3月份我才去过南京看京剧呢。”作为一名戏曲爱好者,她觉得应该多组织一些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戏曲的魅力。“最好是线上线下结合。”她建议学校也在线上转播一些戏曲知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大有好处的。

6月13日,经典京剧《四郎探母》将走进江苏商贸职业学校,更多精彩活动敬请期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廉昕朦 王苏禾/文 华苏杰/视频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