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6月13日晚,锡剧《涓生之路》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演,这场演出不仅开启了一场锡剧文化与年轻学子的双向奔赴之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奋争历程也引发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索。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举行中。

《涓生之路》取材于鲁迅小说《伤逝》。本剧将笔触聚焦旧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刻画了他们的沉沦与觉醒,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质感。2025年是小说《伤逝》问世100周年,剧院着力将该剧打造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锡剧作品,让经典文学作品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该剧被评“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
国家一级演员、无锡市锡剧院院长蔡瑜也是剧中子君的扮演者,刚率队从清华大学演出归来的她,又忙碌地投入到了本场演出中。她告诉记者,《涓生之路》在高校的演出效果很好,虽然时代不同,但有共情之处。大学生们有了视觉和心灵上的收获,剧团也培养了年轻一代的粉丝,实现了双向奔赴。

蔡瑜说道,虽然学校的舞台比较简化,但演员阵容并未简化,演出水平也是最高级的。8个主要角色中,有6个国家一级演员、1个国家二级演员。

在互动环节,一位演员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一位明媚娇俏的少女喂鸡的场景,现场4位同学“现学现卖”,笨拙的样子逗得台下同学哈哈大笑。别看一个简单的喂鸡动作,“手眼身法步”却缺一不可。很快大幕拉开,随着涓生内心矛盾与戏剧冲突越来越强烈,他满怀希望又陷入绝望,现场一片无声。直到涓生觉醒,现场掌声一片。
现场的青年为涓生鼓掌,其实也是为自己鼓掌。“心向希望,心有阳光!”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的陈静怡感慨道,此前她在网上看过一点片段,但绝没有现场观演来得震撼。丁香树下,淡淡的哀伤,浓浓的离愁,涓生的彷徨与崛起,她的心随着涓生起伏而起伏。

陈静怡介绍,宿舍6个人,除了没有抢到入场名额的两位,大家都来了。“我们都是团员,现在都在努力争取入党,看了《涓生之路》后,感觉对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看得见摸得着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进步和提升自我。”
2023级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张天丁,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戏剧耳濡目染,到现在还记得爷爷家中的一大摞唱片和不知停歇的唱片机中传出的咿咿呀呀的声音。他说,当天的演出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舞台唯美而现代、角色形象鲜明而接地气,原来传统戏剧还可以这样演。“我们学校也有很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比如黄沙舞狮、乱针绣等,它们都以不同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天的演出也让我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苏周媛告诉记者,学校一直在探讨如何在美育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把美育与思政相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思政课。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把精品文艺作品送到学校,尤其这部剧讲了旧时代青年为了中国崛起奋力探索,虽然中间有过失望和迷茫,但最终找到出路的故事。相信新时代的青年看了这部剧后,会有自己的感触。“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新时代的青年不需要去流血去斗争,但他们应该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艳元 钱晶晶 宗祺/文 周天琦/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