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见识“大魔方”的“新”魔力

交汇点讯 长122米、宽110米、高148米的巨型“魔方”你见过吗?6月18日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走进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亲眼看见矗立在黄海之滨的35层楼高的“大魔方”,这是全球首个26兆瓦级重力储能项目——中国天楹如东重力储能示范项目产业基地。

基地外的风电塔不停转,基地内的“大魔方”也忙不歇。在人工智能操控下,多部电梯运送着重达25吨的贮能块,依次上升、下降。“整个建筑里大约有35万吨的贮能块,相当于上海中心大厦一半的重量。”江苏能楹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盛元茂介绍,目前,项目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并网投运后,这座“大魔方”4小时将形成100MWh(约10万千瓦时电)的储能规模。

“大魔方”如何实现存放电?记者现场观察,重力储能塔共35层,1至8层、28至35层是贮能块存放区,在下8层24列通道中布满12672块单体重量25吨的贮能块,利用新能源产生的富余电提升贮能块进行“充电”时,下8层的贮能块将乘上“高速电梯”,以2.2米/秒的速度匀速攀升至上8层,完成“耗电”过程。当产生用电高峰时,则由重载升降梯将上8层的贮能块匀速降至下8层,以此驱动发电机发电,从而为电网提供电力。

“走!带你们去看‘魔方’的‘大脑’。”如东重力储能示范项目项目负责人吉顺林带领记者走进“魔方”对面大楼。机房内的巨幅监控屏幕上,动态显示着每一部“电梯”运行状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远程控制储能设备升降运转及电力输入输出。

吉顺林指着屏幕左上角一处正在攀升的贮能块,向记者讲述重力储能塔建设过程。“在沿海滩涂上建造一个几十万吨承载项目,其难度不亚于在沙漠上挖沟建渠,植树造林。”吉顺林说,建设初期,在1万多平方米的区域内打了2186根钻孔灌注桩,每根长42米,相当于在地下浇筑了一层比岩石还要牢固的地基,突破了地质难题。

除了“大”之外,“魔方”还另有乾坤。例如:黑色的贮能块其材质不是铁也不是铅,而是由垃圾焚烧底渣、建筑垃圾、尾矿、煤灰、玻璃纤维等废弃材料制成,具备不衰退、无化学火灾风险等优势特性,设计使用年限可达50年,同时还最大限度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是一种本质绿色的新型储能技术。中国天楹还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塔内贮能块在运行时产生的参数波动与电网负荷之间的平衡,保障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5月4日,中国天楹南通如东重力储能示范项目首套充放电单元成功完成测试。建成投用后,96部“电梯”组合成48个单元模块将会同时作业,一个单元模块涉及两条通道,每个通道可布置35个贮能块,能有效提升能源存储密度,一次充放电综合效率可达85%。不仅能为如东“绿电”提供配套储能和共享储能,还可以参与电网调频调峰服务,为构建新型电网架构发挥作用。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世杰 王静

赵亚玲/摄影

责编:贲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