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5月17日,在徐州召开的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在沿线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其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又一重要内容。在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治理基础上,江苏省再启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进程,打造“江河湖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水之问】 塌陷区治理变重建,潘安湖如何交出经济生态“双赢”答卷?
【关键词】 生态转型;四位一体;塌陷区重建;
【大咖说】徐州潘安湖街道规划技术部部长鹿晓斐: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安湖的神农码头,视察潘安湖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夸赞贾汪转型之路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同时还强调,塌陷区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从一处采煤塌陷区,到国家级的湿地公园,潘安湖的修复治理与生态转型走出了一条艰苦而曲折,但又卓尔不凡的发展之路。2008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当时的贾汪是徐州煤炭工业的发源地,煤炭开采历史有120多年,煤炭资源已枯竭,遗留下总面积达到13.32万亩的采煤塌陷地。潘安湖是全市最大的采煤塌陷区,面积达到1.74万亩。2010年,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实施,这也是当时省内单位投资最大的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最初的治理目标是治理塌陷区土地,因地制宜地恢复土地利用功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随着项目的推进,发现简单实施土地复垦利用无法满足贾汪加快融入主城区、建设徐州副中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开发利用方面,徐州打破思维定式,拓展生态空间,引进先进的景观设计理念,将塌陷区治理变为塌陷区重建,创造性实施“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在恢复良田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湿地景观、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系列主题活动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承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举办,旨在助力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
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孔德信 李先昭 王男 张晓蕊 朱姝 封颢 昝寻寻 笪颖 刘健 潘祥海 印丹 刘畅方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