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当前,长三角加速推进协同创新。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启动新一轮合作,沪宁沿线“六市一区”协同创新,长三角新能源众创中心启用……
【焦点资讯】
1、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启动新一轮合作
6月22日,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暨深化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温州举办。活动现场,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共同签订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开启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新的五年”。
2、沪宁沿线“六市一区”协同创新
沪宁沿线是贯通长三角东西向的经济大动脉,也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6月22日,武宁创新共同体2024年“武林大汇”在上海普陀区举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六市一区”创新协作正式启航。现场,来自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普陀等“六市一区”的科技局领导共同发布沿沪宁产业协同创新宣言,并和7家重点机构单位一同启动武宁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扩圈。
3、长三角新能源众创中心启用
日前,长三角新能源众创中心在无锡启用,加快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发挥电网平台和区域产业优势,牵头建设新能源众创中心,打造涵盖“风、光、充、储、放、检、换、研、培、综”十大功能的微电网创新基地,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灵活接入和高效消纳,引导电动汽车规模化有序参与负荷平衡、削峰填谷,有效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产业科技】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前沿论坛举行
6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前沿论坛在学校高新园区举行。论坛上,中国科大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揭牌,举行了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聘任仪式和长三角人形机器人联盟成立仪式。
2、华东师大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成立
6月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港城集团三方共建的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成立,新院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新模式,把办学前移到急需的产业一线。当天,校地双方还签署了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校区的意向性协议。
【重大项目】
1、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盐城先导工程投用
6月,淮河流域正式进入汛期。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盐城段先导工程张家河闸站,经过施工人员500多个昼夜的鏖战,近日全面投入使用。
2、杭州极弱磁场大设施项目正式启动
杭州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传来好消息。近日,杭州市滨江区规划资源分局已完成杭州极弱磁场大设施工程规划许可核发,标志着这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式启动。根据规划,杭州极弱磁场大设施项目选址位于高新区(滨江)的浦沿单元,用地规模约66.67亩,拟建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3、徐州观音国际机场迈入双航站楼时代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改扩建后的T1航站楼日前投入使用,标志着机场迈入双航站楼时代。作为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徐州观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2022年开工,2023年12月主体完工,2024年4月通过行业验收和投用审查。改造后的T1航站楼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设3座登机桥、11个值机柜台、5条安检通道、9条进出港海关通道、7条自助边检通道等。
4、百亿智算项目“链”上平湖
6月18日,浙江平湖举行产业链招商高质量项目签约大会,33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61.17亿元。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高端新材料、数控机床、现代物贸等产业。
5、越城区42个项目集中签约
6月22日,绍兴市越城区举行新质生产力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启动仪式。当天,总投资850亿元的42个新质生产力项目集中签约,覆盖集成电路、医疗器械、高端服务业、低空经济、算力等领域。
6、储充换“千站计划”首站上线
6月13日,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首座换电站于G40沪陕高速罗集服务区正式上线。该站是中安能源与蔚来共同推进的千站计划首个落地项目,也是蔚来首批第四代换电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整理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各地日报、官方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