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一篇新闻引人关注——《降低“小电驴”充电负担!两部门发文规范充电收费》。这条来源于新华社、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的消息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日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提出规范充电收费行为,引导充电服务收费标准合理形成,推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

两部门专门为“小电驴”充电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发文,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新华社等又专门转发,是不是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然而,并不是。
电动自行车,且不说是外卖小哥的刚需,对很多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网友们形容“小电驴”是日常通勤的“省时黑马”、买菜接娃的“代步王者”。因其价格亲民、小巧灵活,“小电驴”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就以江苏为例,据统计,全省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4500万辆,大约平均每两个人就拥有一辆。同时,江苏还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大省,拥有生产企业202家,年产量约1300万辆。
在看到电动自行车生产、使用量增加的同时,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频发的趋势同样值得关注。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的一项通报显示,近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火灾数量年均增长20%。而在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中,又以私自加装改装、进楼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不规范使用为主要原因。
笔者注意到,随着老百姓使用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长,“小电驴”如何科学合理地充电,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现实生活中,有的住宅小区充电配套设施不足,居民很有意见。有的小区引进了第三方充电设备,但在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方式上,也会因种种问题而招来居民怨言。
所以说,两部门专门为“小电驴”充电发文出通知,不仅非常及时,而且非常必要。

而仔细阅读此次出台的通知,六方面要求可谓非常详细。其中,“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按照明码标价有关规定,在充电场所、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等醒目位置分别标示充电电价、服务费项目与收费标准,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电网企业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向用户,均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各地应鼓励市场竞争,不得以行政手段指定充电设施运营单位”……一系列举措,可以说能想到的都考虑到了。
价格是杠杆,不仅能规范市场秩序,同时还能撬动市场的发展。此次两部门出台通知,虽然是针对充电收费的规范,目的是降低老百姓“小电驴”的充电负担,但不容小觑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必将规范和促进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业的发展。而一旦“小电驴”的充电问题得到很好解决,那么,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就能化解很大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是兹事体大。
瞭望评论员 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