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获奖之后|周建斌教授:建议将部分煤矿工人转变成林业能源工人

江苏省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林业大学新能源专业周建斌教授领衔的获奖项目“农林生物质废弃物气化供热联产电、炭、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历经22年的探索,在国内外首创了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肥、热技术并大规模产业化,先后在多地推广建成以秸秆、稻壳、杏壳、木(竹)废料等为原料的气化多联产工程50多项。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中唯一的含碳能源,而且是与煤炭等化石能源一样的稳定能源,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零碳能源,其发展优势已形成国际共识,成为国际竞争新高地。

早在2002年,周建斌就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的创新发展理念与思路。此次获奖,也让他对项目相关的领域有了新的思考,他呼吁:“可以将部分煤矿工人转变成林业能源工人,那么,把山上的林业三剩物以及城市、乡村和道路(520万公里)修剪的枝条收集起来,是会有多方面显著效果的。比如可以有效起到森林防火的作用,减少CH4、C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同时,为先进的生物质固碳气化多联产技术提供丰富的原料,并解决森林病虫害;还能大量增加居民就业与收入,改善城市、乡村和道路环境,让其变成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和景观道路等。这些都对我国甚至世界清洁能源、减排、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胡楠

责编:杨易臻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