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江苏苏州:点水成“金” 黄金水道焕发勃勃生机

大运河是推动“水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京杭大运河正逐步转型为绿色、智能、高效的现代化航运通道,为苏州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水上服务区对于常年在运河上跑船的船民而言,就像是航行途中的“露营地”。运河水滋养着他们的生活,也浇灌着他们的梦想。

56岁的田耀华和妻子吴爱花来自湖北,常年往来于浙江江苏两地,以运送建筑材料为生。相比于家乡的一砖一瓦,运河两岸的一草一木让他们感到更为熟悉。田耀华说,不光是水上服务区的服务越来越全面周到,晚上行船看到两岸也很美观,桥上的彩光灯很好看。

10年时光,老田夫妇可以说是运河变迁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自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苏州积极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航道基础设施,整合改造沿线码头,改善提升沿线环境,开展智慧航道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航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大运河流淌千年纵贯南北,作为水运的主航道之一,它的地位仅次于长江。

在运河姑苏段的西北侧,有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仅去年,作为码头运营的第一年,就完成了吞吐量2.7万标箱。货物可以从这里进入京杭大运河,再经由长江远赴世界各地,实现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无缝衔接。

江苏白洋湾口岸运营有限公司场站部总经理陈杰说,他们沿京杭大运河规划建设13个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年通过能力44万标箱,建成以后将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作业区之一。中港池码头规划了两个1000吨级泊位,也将打造为智慧码头。依托码头的海关监管功能,企业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在码头完成报关、查验、放行等操作,为苏州外贸企业打造“家门口出海”的内河水运产品。

古城苏州,因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时至今日,苏州大批的货运量依然靠水路来承担。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日均通过船舶1000艘次以上,2023年货物通过量超1.9亿吨。去年,省政府统筹部署,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明确苏南运河由三级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到2025年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目标。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蒋玉军表示,大运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苏州正全力推进苏南运河“三改二”项目前期工作,近期将实施全线航道疏浚、何山桥改建等工程,进一步增大航道的底宽和水深、消除跨河桥梁碍航因素。整治后,大运河可通行船舶由1000吨级提升为2000吨级,能更好地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提升内河航运整体效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余嘉表示,运河沟通南北,跨越了自然的水系、沟通了北方和南方文化。苏州近海,有海运的加持,以苏州为核心的江南在唐朝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有了“井喷式”的发展。在长途的运输中,水路运输的成本相较其他方式低很多,运河的运输一定会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