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蜿蜒玉带,串联宿迁一步一景好去处

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宿迁是大运河“弃弓走弦”的关键节点,隋唐大运河与明清大运河的交汇处,也是运河沿线唯一一处时空全覆盖的运河遗产城市。6月24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看千年运河重焕生机。

古老的大运河从宿迁穿境而过,全长112公里。上世纪70年代,运河之上,水务繁忙,老粮库承载着运河粮运保障与仓储的重任。后来因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老粮库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一度成为闲置。

近几年,宿迁市宿豫区着眼加强老建筑、老遗迹保护利用和闲置厂房盘活,将废弃的老粮库重新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让历史记忆“重塑”。

改造后的运河玖库包括8栋老粮库和1幢老骆运库房,近百亩空间容纳了书房、美术馆、运动场、酒店等不同业态。“艺术教育培训场馆”“玖库书屋”“水之美术馆”等提供休闲、学习、阅读、欣赏场所,“室内羽毛球馆”“笼式足球场”“河边慢道”等提供健美健身之地,“运河书场”“啤酒花园”“绿化、亮化、雕塑、花廊”等街景则满足听觉视觉和味觉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宿豫区利用老粮库场地,相继推出《我爱你中国》旗袍秀、“千年运河美好宿豫”主题摄影作品展,丰富宿迁人民休闲生活。宿豫区还依托运河玖库举办市集活动,展销本土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等,积极展示曹集剪纸、豫新面塑等运河系列非遗作品,进一步激活了千年大运河的文化密码。

如今,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人气渐旺,这里也成为了宿迁市中的运河文化新地标。“这片传统工业区是一部分宿迁人过去的生活回忆,我们把原有场景适度保存下来,同时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巧妙地保留当时粮库的风格。”宿豫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凯说,“保护老粮库,就是保护宿豫人对大运河的乡愁记忆。”

“通达千里,运化古今”,大运河宿迁段是整个大运河沿线治河咽喉、漕运转轴。运河的沟通、融合,治河的坚韧、创新,在这里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宿迁运河精神和文化。千年的古运河流淌到今,留下大运河水道和水利、航运工程设施遗产、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遗产、大运河相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诸多遗产,连缀成一条熠熠生辉的文化长廊。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童棹凡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