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暑期“解锁”哪些新玩法?南京发布这些亲子研学旅游产品

交汇点讯 打开暑期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在南京暑期研学怎么玩?亲子家庭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随着暑期的到来,“行走的课堂”持续升温,今年暑期市场有哪些“寓教于游”的新玩法?

625日,“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2024年度南京暑期亲子研学旅游产品发布会在南京非遗创想中心举办,知识科普类研学、非遗体验类研学、文博探秘类研学等70余款产品亮相,让大人、孩子们一起收获一“夏”。

此次发布会推出70余款产品,以“趣童年”“悦少年”“青春”三大年龄段进行细分,不仅有产品新颖的研学游,也有主题多样的夏令营活动。

其中,“趣童年”针对低龄段的亲子家庭,突出亲子互动式体验,包含农学生态、自然课堂、艺术启蒙等内容;“悦少年”侧重于探索式发现和沉浸式学习,通过科普探秘、人文解读、文化传承等主题,培养中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青春”面向初高中的学生们,覆盖高校名企、工业研学、科技创新、红色教育等各大门类,兼具教育属性和旅游体验,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等综合其中。

记者发现,在此次推出的产品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面孔。东南大学的“襟江枕海甲东南”系列科普研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探索物理世界,点亮未来之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宇研究院——鲲鹏航空实验室的“创意飞行机器设计师”等,都是高校独家推出的产品。

当天的发布会上,“襟江枕海甲东南”系列科普研学、“探索物理世界,点亮未来之旅”“创意飞行机器设计师”“文物修复系列体验课程”“火山历险记”“探秘六朝”“君子文脉”“稻香研学”等产品还获得2024年度南京数字版权交易平台的版权认证

近年来,南京的各类亲子研学旅游产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推出不少而又新颖的玩法,通过充分挖掘和发挥南京在教育、科技、工业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推进跨界企业互联共建等方式,拓展这些产品的内涵,形成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新场景。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底蕴,以及丰富多样的研学旅游产品,南京已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今年45月,南京多个景点迎来研学团队显著增长。其中,“长江传奇”游轮接待了3200多人次,山东研学团队达16个;阅江楼风景区接待了来自山东和湖北的17批次、3900余人;雨花石地质公园接待了近1000人次。

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打造“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IP携手行业做优产品、联合开拓客源市场,开启双向奔赴的研学之旅。

【附】南京亲子研学旅游版权认证产品(2024)

产品名称:东南大学“襟江枕海甲东南”系列科普研学

特色:在研学导师的讲解下,探索生命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交通工程等不同学科奥秘,解码神奇多彩的科学世界,深刻体会“襟江枕海甲东南”的名校内涵。

地点:东南大学

电话:18851893616

产品名称:探索物理世界,点亮未来之旅

特色:播撒科学的种子,探究物理实验奥秘,与学霸面对面交流,沉浸式感受“东方最美校园”南京师范大学。

地点:南京师范大学

电话:19281335886

产品名称:创意飞行器设计师

特色:通过理论学习、实操制作等,让学生了解飞行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创意设计的技巧,并通过实际项目实践提升设计与制造能力。

地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

电话:13770573902

产品名称:探秘六朝

特色:系列课程贴合六朝博物馆常设展览,将展厅授课、课堂教学、教学互动和手工制作相结合,每场活动由博物馆教育专员设计课程学案,引导孩子们在展厅中自主发现、思考和探究,旨在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自豪感。

地点:六朝博物馆

电话:025-52326039

产品名称:文物修复系列体验课程

特色:文物修复系列体验课程包括陶瓷修复、古籍修复、书画修复,目的是使广大修复爱好者进一步提高修复技法,也让青少年感受非遗技艺的精湛。

地点:南京非遗学院

电话:18061749477

产品名称:小君子系列研学

特色:秉承着“君子从小做起”的文化理念,以体验式教育通过学在路上让青少年触摸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信心,从小习得君子之风,激发青少年守护传承、守望梦想之心。

地点:陶行知故居、甘熙宅第等

电话:13913888666

产品名称:火山历险记

特色:深入火山腹地,寻找橄榄石;观测石柱林,做火山喷发小实验,探索火山的秘密;在雨花石地质公园寻找最美雨花石……让孩子们在探寻中感知来自地球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地点:六合练山,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石柱林景区,南京雨花石地质公园

电话:13770319269

产品名称:稻香研学系列

特色:“一片田·一堂课”近距离了解稻田里的生态关系,传播农耕文化;“一把米·一块糕”深入了解米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地点:南京稻香部落

电话:18014722898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图片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