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去年620人被起诉 ,江苏毒品犯罪起诉人数3年连降

交汇点讯 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6月25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情况进行通报。2022年1月至今年5月,江苏检察机关共审查逮捕毒品犯罪932件1457人,审查起诉1745件2786人。

2021年,因在某境外社交聊天群内向卖家黄某某购买“昏迷液”“听话水”,杨某被南京市栖霞区警方抓获。据查,这些药品中含有三唑仑、咪达唑仑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杨某意欲以此药品迷奸他人。以杨某为线索,黄某某、屈某某等50余人被陆续抓获。去年3月23日,因犯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洗钱罪等罪名,黄某某、屈某某、杨某等58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至拘役4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该案作为特大跨境走私、贩卖管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江苏省三级检察机关成立工作专班,同步提前介入,持续引导侦查,从交易模式、购买目的、毒资追踪等方面提出具体引导侦查意见20余条。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栖霞区检察院对境内卖家黄某某银行账户进行溯源反查时,发现其账户内资金存在异常回流情况,通过补充调取银行交易明细、证人证言等证据,最终查明黄某某帮助境外卖家转移毒资人民币4万余元,依法追加认定洗钱犯罪。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俞昕水介绍,目前,我省毒品问题总体可控,但禁毒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20年至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起诉毒品犯罪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去年起诉620人,相较2020年下降近80%。其中,案件中涉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案件大幅下降,禁毒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涉麻精药品类毒品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在贩运毒品案件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5%上升至今年的70%左右。如依托咪酯被列管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166件,占同期贩运毒品案件的近50%,个别地区占比已高达86%。

在办案中,迷惑性较强的新型毒品引起检察机关的关注。俞昕水介绍,新型毒品造型多样,多以电子烟、饮料、糖果等新潮形式伪装,部分青少年对于新型毒品的辨识度低、抵御力弱,出于好奇或者被蒙骗等原因吸食,甚至从“浅尝一口”走上“以贩养吸”的违法犯罪道路。新型毒品还有成瘾性强的特点,长期滥用会导致出现情绪及精神障碍,甚至引发肇祸。

面对依旧严峻的禁毒形势,江苏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厉行禁毒,不断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化落实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办理质效。近两年来,先后有4件案事例获评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事例。针对寄递安全保障,今年3月,省检察院牵头长三角地区会签《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关于保障区域寄递安全工作协作意见》,推动禁毒社会治理进入跨省域协作新阶段。助推堵塞治理漏洞,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针对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发现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4份,刑事风险提示函6份。此外,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2022年以来,江苏开展送法进校园、主题检察开放日、庭审观摩活动320余次,制作普法微视频10余部,取得良好效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责编:徐睿翔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