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全国土地日 | 新村民来了,响堂乡村闲置空间“活了”

交汇点讯 “预计今年下半年,村里43号院将迎来新村民刘伟冬,小院每年将举办不少于十次的画展等艺术活动。”在南京浦口区响堂村,村民孙娟骄傲地向众人介绍道,村里原本的闲置空间现在可抢手了,租金事小,“新村民”还要带来各自吸引人流的法宝,才能够格进驻村居。

625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国土地日开放日活动走进响堂,看古村落如何变身“网红村”,热火朝天发展好乡村文旅。

夏日雨后,老山青山如黛,山脚下响堂村栀子花香氤氲。村里80多座村屋,有十几家住进了新村民。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四面八方,以主人的状态住进乡村,爱护村里的山川树木、溪水河流,成为乡村的一部分,用艺术重构乡村,用心营造铁匠铺、阅读空间、非遗体验空间,开起咖啡店、民宿、餐饮店等,吸引人流进村游玩。刚刚过去的周末,响堂单日人流量超1700人次。

过了水库和梯田,进村后老远就能听见敲打手工艺品的声音,声音来自一个名为打做工作室。两年前,响堂迎来第一个正式入驻的艺术家王克震,他将34号院打造成铁匠铺。王克震认为,一个铁匠铺的叮叮当当是乡村热闹生活的背景,是乡村应有的声音。再往前走,伴有栀子花香的咖啡香气四溢,30号院开了一家咖啡店,名叫栀咖啡,是不少游客来村打卡的目的地。栀咖啡店主吴过是90后,他的咖啡让人们的味蕾记住栀子花拿铁的特殊味道。吃上一顿老万的菜真不容易,要看他有没有时间和心情。”50号院是老万的土菜科研室,以无菜单、一天仅一桌为噱头,以味道妙不可言为卖点。老万做得一手好菜,会花上一整天时间细心烹制一桌好菜。如果约不上他,别着急,他可能忙着在网罗全国各地的食材。

同时,根据村民意愿,约一半村民选择留下来,他们生活在村里,守护乡村简单质朴的气息。全村漫山遍野生长着约120亩栀子花树,它们是村民的致富花,村民种植两亩地的栀子花和艾草,6月还没过完,就已经能收到近3万元的收益。过去,栀子花需要连夜采摘,再送到城里售卖。现在借助电商,加上新村民设计的联名栀子花花盒,我们坐在村里,花已卖出去了。孙娟说。

四五年前,响堂村屋一度有不少荒废,村民外出工作,村屋闲置。2020年底,组建不久的浦口文旅集团计划打造“不一样的响堂”,他们从村民手里租来闲置房屋,邀请设计师陈卫新担任总顾问,不改变房屋建筑主体,仅做外观和室内设计改造,再等待新村民入住。现在,新村民来了,村子“活了”,曾经离开的老村民也在逐步回归。

浦口区农村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近成,如何激活更多乡村空间,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级调研员邵统忠说,浦口区坚持存量规划,逐步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已完成全部62个村庄的规划,统筹村庄规划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强化村庄规划对和美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等乡村各类建设的设计引导。针对乡村土地低效粗放使用的情况,浦口在用地合规范围内,优化乡村地区建设用地布局,注重村庄与村庄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等,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