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已有“稚子问核”!邓老,请您放心……

两弹元勋邓稼先

生前曾问:

“30年后,还有人记得我们吗?”

网友泪目纷纷刷屏

“会!”

“为了它,死也值得”

他隐姓埋名28年为国铸剑

1924年6月25日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

少年时,就立志将自己的一切

贡献于祖国

1945年夏,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

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他赴美留学

出国前他对好友说:

“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

我一定学成回来”

1950年

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

邓稼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毅然登上归国的客轮

实践了他出国时许下的诺言

投入中国核物理的理论研究工作

1958年,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

请他参与研发新中国自己的原子弹

“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

邓稼先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同意了

就在这晚

邓稼先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深夜,他突然一下子坐了起来

对妻子许鹿希说:

“我要调动工作

往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

做好了这件事

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

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便“消失”整整28年

“你手里的东西比我的命重要!”

他在病床上写下建议书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年零8个月后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上空爆响

直到1986年

新中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

邓稼先亲自在现场主持过15次

邓稼先默默无闻奋斗几十年

甘当无名英雄

却常常在关键时刻

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

在1979年一次试验中

邓稼先奋不顾身检查核弹碎片

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

带病指挥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核试验

第二年

已是癌症晚期的他回到北京

从住院到去世的363天

他在病房里工作了333天

他已经不能正常坐立

只能坐在橡皮圈上伏案修改

有关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建议书

完成那天

他督促着妻子快点送走建议书

并叮嘱妻子:

“你手里的东西比我的命重要!”

这份建议书直到今天

都对中国的核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

“以后国家强大了一定要来看我

多给我讲讲祖国的变化”

邓稼先生前警卫员游泽华回忆说:

“邓老去世前

我陪他去过一次天安门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他说,‘以后国家强大了

你一定要来看我

多给我讲讲祖国的变化’”

邓老曾问

“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

一定会!

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

如今

歼-20砺剑长空

航母“三舰客”捍卫海疆

还有“稚子问核”的小朋友

说长大要当科学家……

这些画面,多希望您能看到!

致敬,缅怀!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