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 淮阴:韩信故里

淮阴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地名。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淮阴县。

作为汉初军事家韩信的故里,历史上淮阴不仅仅是地名,还经常作为韩信名号存在。才似淮阴亦奈何”“谁谓淮阴非哙比”“淮阴叹藏弓”……这些诗句中的淮阴均指韩信。以韩信事迹为内容的淮阴怀古诗不计其数,提到淮阴就联系到韩信,这几乎成为标配。李白诗《赠新平少年》写道: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元代,淮阴并入山阳后,行政区划中的淮阴消失数百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淮阴地名作古。明清时期,淮阴仍作为淮安的别称高频出现,文人保持着称淮安为淮阴的习惯。

1914年,清河县更名淮阴县,淮阴之名复用。2000年底,淮阴市改名为淮安市,淮阴县撤县设区,成为淮阴区,从此江苏仅存一个淮阴

淮阴区城市夜景风貌俯瞰图。

1914年至2000年,各种层级的淮阴层出不穷,包括淮阴地区、淮阴市、淮阴县等,这些淮阴的辖区差异非常大,最大的相当于半个苏北;最小的是淮阴县,面积略相当于今天的淮阴区。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提出要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打造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

整理:刘春

供图:淮安市淮阴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图源:《淮阴年鉴2023

设计:杨晓珑

翻译:卫鑫

鸣谢:淮安市淮阴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