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国际锐评 | “菲律宾不是美国的朋友,只是美国的工具”

目前在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跟美国贴得最近的国家。但是它可能要糟心加失望了,因为近期一些外国前官员有关菲美关系的一席话,给了天真的菲律宾政客一记重击。

近日,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发出质疑。他说,美国不是南海域内国家,但它似乎很喜欢煽动国家之间展开对抗,甚至“引导”它们走向战争,就像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发生的那样。因为一旦爆发战争,美国就可以对外兜售大量武器。

此外,几位美国前官员在参加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时,也就菲美关系和南海问题向菲律宾发出警告。比如美国前参议员、退役上校理查德·布莱克提醒菲律宾冷静评估,不要成为美国的工具,不要被好战的美军牵着鼻子走卷入武装冲突,因为这最终只会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灾难。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幕僚长、退役上校劳伦斯·威尔克森也做了类似发言。他建议菲律宾表现得成熟点,“摒弃美国”。更有发言者指出,美国其实是在利用菲律宾为与中国的潜在冲突创造条件;菲律宾不是美国的朋友,只是美国的工具。

这些话对菲律宾来说可谓字字诛心。但如果人们简单回顾下历史,就会发现,上述美国人的“苦口婆心”还真是道出了菲美关系的本质。

本世纪初,在菲律宾时任总统阿罗约当政时期,中菲关系迎来“黄金十年”,结果引发美国对菲律宾偏离传统亲美外交路线的担忧。2009年和2012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先后提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亚太地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作为配合,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开始发生变化。尽管美国口头上声称在涉及南海岛礁主权争议问题上保持中立,但在现实中“选边站”,积极介入南海问题并暗中给予南海主权声索国相关援助,以增强它们与中国对抗的能力。2010年阿基诺三世执政后,中菲关系一落千丈,根本原因正是在美国的怂恿下两国之间发生海洋争端。

如果说奥巴马时期的亚太政策拉开了中美竞争的序幕,那么最近两届美国政府则对中国发起了全面战略竞争。特别是拜登政府执政后,美国重拾盟友关系,四处拉拢盟友对付中国。在此背景下,美国加大了对亚洲小伙伴菲律宾的政策攻势,明目张胆地在南海问题上拉偏架,攻击中国对菲律宾“胁迫”,还一再表达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把菲律宾推到与中国对抗的前沿。

美国的“慷概”让菲律宾感激涕零,但实际上,菲方在南海问题和对华关系上犯了两个根本性错误。第一,正如上述美国前官员所说的那样,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霸权,为此需要遏制并打击潜在的挑战者。也就是说,美国卷入南海地区事务,压根不是为了菲美盟友关系或者对菲律宾的友谊,而是将菲律宾当作遏华政策的一个工具和棋子。既然是棋子,失去价值或者用完之后自然就可以抛弃。

第二,对于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来说,甘当域外大国追逐霸权的爪牙,主动卷入与周边邻国的冲突,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菲律宾曾是美国殖民地。1991年菲律宾参议院通过法令结束了美在菲长达近一个世纪的驻军,但时至今日菲律宾一些人仍然对美国展现出一种“恋母情结”。这种心态导致菲律宾在对外事务上严重依赖美国。或者说,掌握菲律宾国家权力的政客,无视菲律宾真正的国家利益,公器私用,将菲律宾这片肥沃的土壤作为追逐私利的工具。这对菲律宾人民来说,是危险而可悲的。

(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