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其能力素质、就业质量等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高校应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同时,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
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常态化推进,需要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机制予以支撑,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就业创业综合能力。高校应完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宏观规划,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完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帮助毕业生全方位掌握就业创业理论知识,树立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技能等。
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全面传授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技能。高校应主动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并将其贯穿于毕业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置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以常态化课程向大学生系统传授就业创业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实践。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根据就业创业工作实际,建设包括个人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简历制作指导等在内的八个工作坊。以常态化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着力提升该校学生就业创业综合素质,不断朝着打造就业创业“指导前沿阵地”“服务实践园地”“质量样板高地”的方向努力。
完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培育正确就业观,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就业创业指导具有较强实践性。基于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原则,高校需完善毕业生就业创新实践活动,带领毕业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就业观、养成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可为毕业生提供模拟就业环境、市场调研、设计运营模式等实践课程,并辅以就业创业专业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可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主题性创业活动为毕业生提供能力锻炼的平台和创业机会,也为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新实践提供展示平台,以此增强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毕业生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常态化推进,需要高校从政策宣讲、资源整合、优化服务等角度入手,为毕业生提供常态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保障。
紧抓政策宣讲,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创业形势与国家政策。高校应结合最新就业形势,开展就业创业形势分析研讨会、就业创业政策梳理会,邀请毕业生主体意见领袖参与会议。依据会议讨论结果,面向全体毕业生分专业、分主题地开办政策宣讲主题讲座、座谈会等,帮助毕业生系统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创业政策,为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落实资源整合,多渠道统筹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常态化推进,需要高校整合人力、资金、技术、场地等资源,统筹就业创业工作的实践主体、工作形式、工作项目与工作场所,全方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如宜春市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学校配套资金;整合高校就业创业专业教学人才;整合就业创业个性化服务项目。依托多渠道统筹安排,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常态化落实。
全力优化服务,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践。高校应全面发力,做优做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高质量服务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校可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就业创业服务“一站式”平台,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获取信息、参与实践、接受培训等提供便利条件。如宜春学院设立就业和保障事务所,依托“宜春就业网”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区,通过资源整合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线上就业创业服务。
深化政企校融合,拓展就业创业平台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常态化推进,离不开高校、政府、企业的多元协作。通过丰富工作资源、创新工作形式、拓展工作场域,常态化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紧抓政府政策机遇,政校融合优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在国家“稳就业”战略背景下,各地政府应立足地方实际,出台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力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校应基于政府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引航计划、扶持行动等,引导毕业生寻找更恰当的就业机会;鼓励有创业潜力的毕业生继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创办小微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在政策保障下,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扶持。如高校可抓住“创响吉林”扶持行动的政策机遇,通过政策宣讲,与政府相关部门协作,鼓励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从毕业生创业服务专窗,毕业生可获取个性化创业服务;以各类补贴、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为毕业生提供创业保障和支持。
发挥企业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企业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见习、就业技能指导、就业创业场所等服务。高校应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对接就业平台,在多元协作中拓展毕业生就业岗位、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如陕西师范大学深入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和供需对接,搭建校企对接平台,邀请用人单位走进校园,将拓展就业岗位常态化落到实处。
丁 菡(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学生处;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委托研究项目:新时期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编号:JCXM-C-202301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