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一家三代”东方白鹳安家黄河口 幼鸟出生数创新高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在黄河三角洲水草丰美的湿地上,每到迁徙季节就会迎来上百万只候鸟,种类也越来越多,这里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一些候鸟还选择在这里安家,变成了“留鸟”。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孵化幼鸟搭建了“毛坯房”,跟随记者,看看保护区又有什么好消息。

东方白鹳安家黄河口

幼鸟出生数创新高

近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三万亩湿地恢复区,经过生态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最新统计,今年东方白鹳达到了202巢,幼鸟出生数量达到了526只,比去年多出生76只,再创新高。

东方白鹳种群数量的增加与搭建的人工巢密不可分。一根高度有五六层楼高的杆子,自下而上,有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源源不断给人工巢上的摄像头提供电力支持。上面的板子是保护板,是为了阻挡鸟儿的排泄物直接掉落在电池板上。在杆子顶端的碗状钢结构就是人工招引巢,通常叫做东方白鹳的“毛坯房”。在“毛坯房”的旁边,有一个摄像头,巢内鸟儿们的动态就是通过这个监控实时传回保护中心。像这样的“毛坯房”在保护区有133处,设置在安全,平稳,不易被打扰的地方。

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巢

变身“安居房”

东方白鹳的繁殖期一般从2月持续到7月,黄河三角洲缺少适合东方白鹳筑巢的高大乔木。最初,鸟儿来到这里会选择电线杆筑巢,这对电力安全构成了威胁,甚至还观测到了鸟儿们为了争巢打架的现象。后来,当地和科研机构合作,对东方白鹳繁殖特点,分布情况展开调查,设计出了适合它们的人工招引巢,稳稳托起了东方白鹳幸福的家。

“慧眼”观鸟

三代东方白鹳的迁徙路

其中一个人工招引巢,巢里的母亲,是2019年出生的。今年它的孩子也在这座巢里出生了。这一家至少三代选择成为地地道道的黄河三角洲“原住民”。

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在建设中

随着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鸟类从建区时的187种发展到了现在的373种。黄河三角洲已经成为东方白鹳在国内最大的繁殖地之一。

包括这片湿地在内的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在建设,未来这里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将得到更好保护。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