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6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回信、贺信、署名文章中多次提及科技创新,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找准路径,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补短板锻长板,释放乡村振兴最大增量。

提升科技供给,赋能产业发展。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推进产业振兴刻不容缓,必须坚持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农业科技供给水平。要围绕科学耕种、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面源污染防控等内容,加快实用性技术的推广运用,建设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打造高质量农产品。要聚焦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对标世界先进,进行突破攻关,切实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提档升级水、电、路、网等产业基础配套,建设农业数据云、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数字化平台,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

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能够有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交流渠道,围绕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展开联合科研,产出一批农业科技领域原创性成果。要加强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应用为导向,搭建交易平台,完善交易机制,努力营造原创者和使用者互利共赢的局面,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的缩短和转化成本的降低。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让农田里的满满“科技感”展示在世人眼前,激发更多经营主体主动进行科技创新,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丰富人才储备,增强振兴活力。科技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基石。要注重“人才进乡”,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硬的科技人才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要培养“土专家”“田秀才”,通过建立分类型分层次、个性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依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式、远程式、定期或不定期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打造一支有技术、懂农业、善经营的农业带头人、科技农户和新型职业农民。要做好人才服务,在政策信息、财税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全程保障,同时构建聚焦农业理论、应用研究等范围,以科创潜力、成果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科技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如今,全国各地正手执科技创新这支“金画笔”,奋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优美画卷。(孙勇)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