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污水变资源、瘠土变良田!一家扎根于盐城大丰、名为“浩火”的科技型环保企业,自2021年3月起,持续在“分散式污水处理”“高氨氮废水资源化”和“黑臭河湖治理”领域、城乡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2019年,我回到大丰,看到家乡小河里的水浑浊的样子,‘净化’俩字从脑海蹦出,于是,我留下来了。从农村污水、养殖废水、城市污水这三块的污水净化到零排放,目前,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是全国第一家。”江苏浩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波作为土生土长的大丰人,打心里打算为家乡作点贡献。“我们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6项,授权专利50余项。”机缘巧合下,于波得到了重庆大学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大丰团区委的协调下,他们还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并将最新研究成果付诸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大丰区丰收大地灌溉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大丰区黄海复河、三圩中心河分布式水处理设备均为该公司全流程服务项目,目前已进入日常运维阶段。于波透露,在2024年内,将完成与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并重组,进行上市准备。
于波希望致力于研发绿色、低碳的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并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同时打造以“技术创新孵化工场+工业4.0园区”为核心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园,将公司建设成为走进科创板的百年老店,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环保领域全球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当下要做的就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本土化应用场景中,以自身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团队,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并以大丰区为基点,立足盐城市,辐射江苏及全国。”
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我觉得在这个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是集成创新,即融合开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等,对于科技创业者而言,要关注前沿科技,并优化整合;‘质’则是本质的转变,这种变化表现在融合技术突破引发的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可推广性非常强等。”在于波看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坚持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推动未来的集成创新,期望能在生态环境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贡献。”据于波介绍,目前浩火环保在重庆和江苏设立了研发中心,吸引并培养了不少环境、水利与生态领域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同时,公司还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广大青年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正立足科技发展前沿,以创新思维与实践本领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一些领域大胆开拓,用新的方式打开局面。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脚踏实地,成为具有奋斗奉献精神的建设者,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在实践中向下扎根、积累经验、汲取‘养分’;以挺身而出的实干担当、脚踏实地的青春奉献、开拓创新的勇敢智慧,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奋勇姿态。”于波表示。

策划 潘青松 高伟
统筹 王高峰 张丞 范杰逊
采写 华钰
视频 穆怀佳
海报 朱丹清
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