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因病逝世,随即引发悼念如潮,人们发自内心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企业家。前有宗庆后,后有沈文荣,传奇企业家的谢幕往往引发广泛的关注和哀悼。人们如此深切地缅怀他们,不仅是在缅怀一个个体的离去,也是在缅怀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他们鲜明的个性特质、艰辛的创业故事,让我们深切体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沈文荣是江苏民营企业家的典范,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沙钢,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还在世界5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十多年前,它还只是一个乡镇企业的小轧钢车间。从脱离轧花厂“自立门户”,到力排众议引进英国生产线,到那场震惊世界的霍施钢厂跨国搬迁,再到惊心动魄的收购、兼并和重组,正是沈文荣雷厉风行、敢于创新、坚持长期战略的强烈意识,每每踩在时代的鼓点上,在关键时刻为其力挽狂澜。这是企业家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在我国,“企业家”是一个光荣的、有门槛的称号,并不是每个老板都能称作“企业家”。我们从来不缺老板、商人,缺的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老板考虑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赚取最多的利润,使投资回报最大化,企业家抱持的是长期主义,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的未来方向。老板“今天这个赚钱就干这个,明天那个盈利就做那个”,而很多企业家“一辈子就干一件事”,之所以坚守,是因为责任和理想。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江苏这片热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如沈文荣一样有梦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企业家。他们以非凡的胆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不仅被时代成就,又以自身的奋斗和探索,反过来塑造了江苏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更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等企业家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牵引力。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的价值、注入的活力,任何时候都值得珍视和尊敬。
今天,我们置身于宏阔而深刻的变革时代,面对的是国际国内多种风险挑战。当“不确定性”成为最大的确定性,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渴望那些有远见卓识,能够引领企业穿越周期、创造真正的长期价值的企业家。企业家队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替,后浪推前浪亦是历史必然,但那些支撑他们取得成功的精神内核——创新、坚韧、远见、责任——却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新生代企业家站在巨人的肩头,更要弘扬前辈的精神,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变革,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更需被呵护。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共识,理应植根于社会的深层肌理,体现在政策制定、市场环境、法治保障和服务意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有人形象概括为“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尊重企业家,就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全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越是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刻,越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和他们并肩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共创未来,让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