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书展 | 江苏现存最长的古桥,有了一张新名片

“七塔八幢好风景呀,宝带那桥洞数呀数勿清……”那咿呀的苏州景小调中,数不清的桥洞就属于大名鼎鼎的苏州宝带桥。7月5日,由苏州市吴中区档案馆(地方志办)编纂的《宝带桥志》,在第十四届江苏书展书香苏州馆首发。

宝带桥是中国十大名桥之一,是江苏现存最长的古桥。它地处京杭古运河西侧的澹台湖口,采用53孔连拱薄墩形式,多孔联缀,是贯通江浙陆路古道和宣泄太湖之水入海的重要津梁。2001年,宝带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宝带桥被列为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

宝带桥始建于盛唐,作为苏南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工程,它为千百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依。它几经沧桑,或被“大水冲圮”、或因年久失修而损毁。近代以来,宝带桥又先后遭战火破坏受损。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先后于1956年、1982 年对宝带桥进行维修,桥型一直保持至今。

《宝带桥志》为江苏省重点史志作品编纂出版资助项目,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长虹卧波、古桥千年、文韵长桥、画影桥胜、宝带拾遗5篇,约20.2万字,图片138幅,视频10条,系统记述了宝带桥的历史与现状,突出了宝带桥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诗文画影等历史人文亮点。苏州市吴中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馆长柳建刚表示,《宝带桥志》的出版,是对这座古老桥梁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入挖掘,是对宝带桥历史文化价值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对苏州乃至江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次重要推动。

为顺应阅读潮流,《宝带桥志》大幅提高了图片占比,依托信息技术实现视频扫码播放,以全媒体志书形式全方位呈现古桥的前世今生。透过这些文字图像及视频,读者仿佛能看到文人墨客在桥畔留下的足迹,听到他们的吟咏赞叹。首发式现场,座无虚席,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小学评弹社团在推介会上向现场的书友们表演了诗词联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责编:王慧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