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长江靖江段又现“母子豚”戏水

“快看,在那边,一头、两头、三头、四头……哇,好多江豚啊!”7月8日上午,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组建的长江江苏靖江段江豚调查队,乘船在江阴大桥下游开展夏季野外考察。船行至靖江市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附近水域,成群结队的江豚跃出江面嬉戏。调查队员还拍摄到“母子豚”逐浪戏水的罕见镜头。

在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附近水域,发现“母子豚”逐浪戏水镜头。汪正飞 

当天一早,江豚调查队乘坐护渔船在长江靖江段开展夏季调查。由于近期天气炎热,长江水流速度快,不利于江豚观测,调查队员冒着酷暑,守在船头紧盯江面,不放过一点动静。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午8:55左右,调查队船只行驶至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附近水域,突然发现成群江豚跃出水面,逐浪嬉戏。大家纷纷用专业相机,拍摄记录江豚戏水的场景。

“这次很幸运,我们刚刚在照片里看到一对‘母子豚’,一大一小。”调查队领队、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副院长汪正飞在翻看照片时,意外发现了一对“母子豚”戏水的画面。据统计,当天调查队在江阴大桥到牧城公园江段发现至少8头江豚。而在前两天的调查中,调查队还在长江新桥段发现了3头江豚。

据悉,这已是长江江豚调查队在靖江第三次发现“母子豚”戏水。2023年,调查队在春季调查和秋季调查中,连续两次发现“母子豚”戏水。

长江江豚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天使”,是目前长江中唯一存活的鲸类物种,处于长江食物链顶端,对反映长江生态系统状况有重要作用。2021年,受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委托,由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组建的长江江豚调查队长期负责靖江段长江江豚调查。从2021年至今,调查队已在长江靖江段开展了百余航次船只调查,随着调查不断深入,调查队对长江靖江段江豚族群的分布范围、生活习性以及生活规律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长江靖江段稳定栖息着两个江豚族群的判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长江靖江段有新生江豚个体的出现,江豚数量逐年增加,这也是长江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汪正飞介绍,这反映出长江大保护特别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以来,靖江段生态环境逐年向好、鱼类资源明显提升。

调查队成员查看拍摄的江豚画面。盛义 摄

据悉,长江靖江段稳定栖息着2个长江江豚族群,种群数量约40头,一个族群主要分布在江阴大桥和牧城公园江段,另一个族群主要分布在新桥夹港江段。长江江豚栖息水域所在岸线,全部位于靖江“不开发区岸线范围内。调查队此前还观测到3个长江江豚识别个体,并给它们编号“TJ-1、TJ-2、TJ-3”,简称靖江1号、靖江2号、靖江3号,这一发现属全国唯一。

通讯员 贾秋敏 陈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