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给码头装上“智慧芯”,央地联建长三角现代化程度最高粮食专用码头

交汇点讯 710日上午,江苏靖江市,暴雨洗礼后的码头秩序井然,随着运粮船只靠近,粮食卸运、转运作业有序运行。就在几个小时前,在这一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中粮贸易靖江码头扩建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这是国内‘外粮内运’及‘北粮南运’粮食流通体系的关键枢纽,码头将改扩建成综合性大型粮食专用码头,预计为长江口自动化程度最高。”项目负责人透露,工程将为传统码头装上“智慧芯”,预计2026年初一期完工投用。

乍一看,繁忙的靖江码头与其他码头没有差别,但从国内运粮大通道上看,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下游的它地位斐然。由北向南,它是‘北粮南运’进长江的重要粮食中转基地;外粮内运,它是水运进境粮食实现江海联运的关键节点。”中粮贸易靖江公司总经理张阳洋解析项目的枢纽地位时说道。

“中粮贸易以项目为牵引,以股权合作为途径,落子江苏投资靖江,有助于畅通粮食物流骨干通道,提升粮食中转和储运能力。”靖江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如此表达这一央地合作项目的重要意义。

据悉,早在去年6月,作为央企的中粮贸易成功并购靖江码头项目后,快速推进资产改造工作。“码头此前保持的传统运作模式,已不适应运粮大通道的‘畅通需求。在张阳洋看来,此次扩建提升,主要锁定仓储、码头靠泊等级、装卸工艺设备和相应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港口的作业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

一旦完工,靖江码头通过能力将达到1300万吨以上,整体仓储能力将达40万吨。张阳洋介绍,改建升级后的码头不仅吞吐量翻倍,关键还将拥有“智慧芯”,内外兼修成为新一代自动化、数字化的智慧码头。如此一来,有助于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利用自有码头合理安排船舶作业,加快粮食的装卸和储存过程,让粮食“运得来、卸得下、走得快”;而伴随一系列正循环的叠加,位于长江口紧要位置的码头能量升级,可助力长三角集粮食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粮油基地构建,同时推动片区深融粮食双循环大通道,为周边原粮加工企业带来更稳定的货源支撑、更完善的物流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责编:颜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